[发明专利]具有集成换热器的壳体元件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45241.2 | 申请日: | 2016-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8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D.施利;B.巴谢拉迪亚斯-布兰科;M.蒂林斯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曼卡车和巴士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F01M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严志军,胡斌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集成 换热器 壳体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集成换热器的用于操作流体,特别是油的壳体元件。
背景技术
特别是在现代发动机的情况下,油(发动机/润滑油)经受稍微来自极高温度的高压力,该极高温度尤其施加于在最大功率下连续运行的"装备驱动的发动机"。出于经济原因,油大体上借助于标准的冷却器冷却。在它们以常规尺寸实施的范围内,标准冷却器在冷却能力方面有限。即是说,油温度可降低至仅有限程度。结果,油的寿命缩短。第二标准冷却器或较大容量冷却器大体上出于经济或设计原因是不合乎需要的。DE3142327A1已经公开了一种具有内壳和外壳的用于燃机的油槽,用于燃机的冷却剂在该内壳与该外壳之间流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容纳操作流体的改进和/或备选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换热器。
该目的可借助于主要权利要求的特征实现。本发明的有利发展可在从属权利要求和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发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选用于发动机(例如,内燃机或装备驱动的发动机)、活塞机器和/或变速装置布置的装置,特别是油槽。装置包括用于形成侧壁结构和用于容纳操作流体(例如,油,尤其是发动机和/或润滑油)的壳体元件,以及用于与操作流体热交换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能够供应有温度控制流体(例如,水),并且具有换热元件。
装置尤其特征在于换热元件形成权宜地在顶部处的用于操作流体的通流的至少一个通流导管,以及权宜地在底部处的用于温度控制流体的通流的至少一个通流导管。换热元件由此权宜地集成到壳体元件中,因此使操作流体的以成本和/或空间方面有利的方式的附加温度控制为可能的。
有可能的是换热元件形成壳体元件的部分,优选底部部分,结果具体在于换热元件和壳体元件由同一个构件形成。因此,换热元件和壳体元件优选不是一个安装在另一个上,而是形成一件的集成构件。壳体元件自身因此权宜地形成换热元件。
有可能的是换热元件包括用于操作流体的多个通流导管和/或用于温度控制流体的多个通流导管。
换热元件优选地包括波状和/或起伏结构,结果在于,在一方面,用于操作流体的至少一个通流导管权宜地朝顶部形成,并且/或者在另一方面,用于温度控制流体的至少一个通流导管权宜地朝底部形成。例如,起伏结构可为波形的,权宜地具有圆形部分,或大致矩形、梯形、锯齿形的等。例如,有可能的是用于操作流体的至少一个通流导管的截面和/或用于温度控制流体的至少一个通流导管的截面为大致U形、大致矩形或大致梯形构造。
用于操作流体的通流导管优选地在用于温度控制流体的通流导管附近且平行于其延伸。作为备选或此外,用于操作流体的通流导管和用于温度控制流体的通流导管可重叠(例如,交替地),权宜的是沿侧向,具体结果在于,可形成包括用于操作流体的通流导管和用于温度控制流体的通流导管的多个夹层结构。
有可能的是至少一个开口,权宜的是至少一个下开口形成在壳体元件内,操作流体可经由该至少一个开口供给至用于操作流体的至少一个通流导管。开口优选用于将操作流体供给至用于操作流体的多个通流导管。
底部元件优选地布置在壳体元件内,特别是在换热元件上方。底部元件权宜地布置在侧壁结构之间,并且优选地安装或铸造到侧壁结构上。
有可能的是底部元件至少部分地跨越用于操作流体的至少一个通流导管。此处,底部元件可与换热元件接触或者在离其的一距离处延伸。作为备选或此外,底部元件可在端部处保持与壳体元件,具体是侧壁结构间隔开,由此形成至少一个开口。同样有可能的是至少一个开口机加工到底部元件中。例如,至少一个开口可设计为孔、开槽孔、孔口等。
因此,底部元件优选用于壳体元件的上区段与换热元件之间的操作流体通路的部分分离和部分形成。
底部元件可(例如,可移动地,权宜的是可滑动地)安装在壳体元件内,使得有可能通过优选以如下方式移动(权宜的是滑动)底部元件来闭合至少一个开口和/或形成旁通开口,使得操作流体可权宜地从壳体元件或更大体而言是装置排放,同时绕过用于操作流体的至少一个通流导管。因此,如果底部元件移动,权宜的是滑动,则由此有可能在一方面闭合至少一个开口,并且在另一方面同时产生旁通开口。由此有可能实现取决于操作点的、用于发动机、活塞机器和/或变速装置布置的温度控制能力。例如,如果发动机在部分负载点下运行,则将有可能省去换热器的额外温度控制能力并且经由旁路排放温度控制流体,由此允许降低温度控制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曼卡车和巴士股份公司,未经曼卡车和巴士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452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