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端式磁性随机存储器及其读写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33651.0 | 申请日: | 201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54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左正笏;喻涛;陈志刚;刘瑞盛;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驰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43/02 | 分类号: | H01L43/02;H01L43/08;H01L43/12;G11C11/15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杨天娇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端式 磁性 随机 存储器 及其 读写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端式磁性随机存储器及其读写方法,属于半导体存储技术领域,在应力和电场辅助的STT‑MRAM的自由层上,与辅助层接触的一面引出有第三端,在底、顶电极之间施加电场让自旋转移扭矩磁电阻随机存储器实现写入/擦除功能,在底或顶电极和第三端之间施加电场读存储状态阻值。本发明提出的三端式STT‑MRAM在读MTJ电阻状态时不经过辅助层,从而提高了MTJ存储单元的高低阻态的信号分辨能力,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存储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端式磁性随机存储器及其读写方法。
背景技术
STT-MRAM存储器是基于存储单元的电阻状态改变来实现存储的,具有速度快、非易失和寿命长等优点,基本存储单元包括顶电极、存储单元和底电极。用于STT-MRAM的磁性隧道结(MTJ)存储单元包括自由层、势垒层和钉扎层。当自由层的磁化方向与钉扎层磁化方向处于平行/反平行时,MTJ的电阻态处于低/高状态,分别对应于存储状态的0和1。
为了降低整个器件的功耗和防止势垒层被击穿,STT-MRAM在擦/写工作过程中的电流不能太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提出了用电场或应力等辅助方式减少STT-MRAM的工作电流。
如图1所示,在电场或应力辅助下实现STT-MRAM的翻转,需要在存储单元里额外增加一层绝缘介质作为辅助层,由于辅助层电阻比较高,现有的两端式读写方式降低了存储单元的信号分辨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端式磁性随机存储器及其读写方法,针对目前两端式读写电场或应力辅助STT-MRAM的存储单元信号分辨能力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提高信号分辨力高的三端式STT-MRAM存储器及其读写方法,解决了现有的两端式读写方式降低了存储单元的信号分辨能力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三端式磁性随机存储器,包括沉积在衬底上的底电极、辅助层、自由层、势垒层、钉扎层和顶电极,所述顶电极连接第一端,所述底电极连接第二端,所述自由层上,在与辅助层接触的一面引出有第三端。
进一步地,所述底电极上依次为辅助层、自由层、势垒层、钉扎层和顶电极,所述钉扎层与顶电极之间还依次设置有反铁磁耦合层和固定层。
或,所述底电极上依次为钉扎层、势垒层、自由层、辅助层和顶电极,所述钉扎层与底电极之间还依次设置有反铁磁耦合层和固定层。
本发明同时提出了一种三端式磁性随机存储器的读写方法,所述磁性随机存储器包括沉积在衬底上的底电极、辅助层、自由层、势垒层、钉扎层和顶电极,所述顶电极连接第一端,所述底电极连接第二端,所述磁性随机存储器自由层上,在与辅助层接触的一面引出有第三端,在写的阶段采用第一端和第二端,在读的阶段采用第三端和未直接连接辅助层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底电极连接辅助层,所述在读的阶段采用第三端和未直接连接辅助层一端,是指第三端与第一端。
或,所述顶电极连接辅助层,所述在读的阶段采用第三端和未直接连接辅助层一端,是指第三端与第二端。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三端式磁性随机存储器及其读写方法,由于在读MTJ电阻状态时不经过辅助层,从而提高了MTJ存储单元的高低阻态的信号分辨能力。本发明对电场或应力辅助的STT-MRAM应用有着重要意义,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两端式电场或应力辅助的STT-MRAM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1,三端式STT-MRAM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2,三端式STT-MRAM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3,三端式STT-MRAM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驰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驰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336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