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连解毒汤水煎自沉淀中一种新活性成分的制备及其神经保护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75630.0 | 申请日: | 2016-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1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龙;雷海民;张晨泽;刘伟;张宇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鹏龙 |
主分类号: | C07H17/07 | 分类号: | C07H17/07;C07H1/08;C07D455/03;A61K31/7048;A61K31/4375;A61K36/756;A61P9/10;A61P25/28;A61P25/16;A61P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连 解毒 汤水 沉淀 一种 活性 成分 制备 及其 神经 保护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络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一种小檗碱-黄芩苷络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在神经保护方面的应用,属于药物化学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脑中风、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病、脑外伤等脑部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脑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神经细胞损伤,例如:在缺血性脑中风发生时,血流减少导致正常细胞的功能改变,大脑组织对局部缺血非常敏感,即使神经元的短时间缺血也会引发一系列的事件,最终导致神经细胞的死亡。因此,当前对上述系列脑病的治疗中神经保护制剂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药物在一线临床广泛使用。
中药复方以其在以上慢性复杂性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的显著优势,但因中药复方存在成分不明确,作用机理认识不足等问题,使其临床运用受到了较大的局限。
经典中药复方黄连解毒汤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神经系统损伤类疾病,例如缺血性脑中风及其后遗症、阿尔茨海默病等。黄连解毒汤水煎自沉淀产生于煎煮的过程中,沉淀收率最高可达7.13%。已有研究表明,黄连解毒汤中酸性、碱性化学成分是其水煎自沉淀主要成分,但其中的具体活性成分并无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临床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损伤类疾病的中药复方黄连解毒汤为载体,运用高分辨质谱方法,从黄连解毒汤水煎自沉淀中发现了一个新的小檗碱-黄芩苷络合物,并采用化学合成手段制备了小檗碱-黄芩苷 络合物,对于从中药复方水煎自沉淀中研究和开发结构明确的有效药物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具有结构式1的小檗碱-黄芩苷络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小檗碱-黄芩苷络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小檗碱-黄芩苷络合物和黄连解毒汤水煎自沉淀在制备治疗脑部神经损伤及其后遗症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黄连解毒汤水煎自沉淀中的一种新的活性成分,该化合物可在黄连解毒汤水煎自沉淀中检出,为黄色针状结晶,可溶于二甲基亚砜,是由一分子小檗碱与一分子黄芩苷络合形成的络合物,结构式如式1:
进一步,所述可检出该络合物的黄连解毒汤水煎自沉淀为黄连解毒汤药材以无纺布药包包裹,加8倍量水煎煮30~45分钟,煎煮液趁热3000转/分钟离心15分钟,弃去上清,沉淀物烘干得到的沉淀。
本发明小檗碱-黄芩苷络合物的制备方法:等摩尔称取小檗碱、黄芩苷分别溶解于水中,加热,搅拌30分钟,趁热抽滤得黄色胶状固体,烘干得棕黄色粉末。所得棕黄色粉末溶解于惰性有机溶剂,重结晶得黄色针状结晶,即得到小檗碱-黄芩苷络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小檗碱-黄芩苷络合物和黄连解毒汤水煎自沉淀在制备治疗脑部神经损伤药物中的应用。进一步,所述脑部神经损伤疾病包括脑中风、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病、脑外伤。
实验例
采用MTT法观察小檗碱-黄芩苷络合物对分化后PC12细胞拟缺血损伤 模型的保护作用(Hu,J.;Zhao,T.Z.;Chu,W.H.;Luo,C.X.;Tang,W.H.;Yi,L.;Feng,H.Protective effects of 20-hydroxyecdysone on CoCl(2)-induced cell injury in PC12 cells.J.Cell Biochem.2010,111,1512-1521.)
1.材料
1.1实验细胞
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购于北京协和细胞资源中心)
1.2实验药物
黄连解毒汤水煎自沉淀(按实施例1方法制备),小檗碱-黄芩苷络合物(按实施例2方法制备),粉末密封好保存于4℃。用二甲基亚砜溶解为1×104μg/mL的储存液备用。
2方法
2.1PC12细胞的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鹏龙,未经王鹏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756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达格列净中间体的晶型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小分子多肽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