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导体硅材料水基切削液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37512.0 | 申请日: | 2016-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6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孙兰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澳路浦润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73/02 | 分类号: | C10M173/0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09 | 代理人: | 于添 |
地址: | 30038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导体 材料 切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切削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导体硅材料水基切削液。
背景技术
使用内圆切割刀片切削单晶硅、多晶硅和其它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晶块时工件,一般广泛采用的中性切削液对刀片和工件之间进行润滑,降温、带走摩擦热和洗去切屑。有些切削液添加防锈剂,用于防止机床和刀片生锈。切割半导体晶块主要是靠高速旋转刀片的强力机械作用,这种加工方式造成切片截面刀痕粗糙,破碎层、损伤层深,残余应力大,碎片、崩边、断根等现象严重,损伤层高达30-50微米,增大后面研磨、抛光等工序的加工量,既浪费了材料又降低了加工效率和成品率。由于切屑和新切断面表面能的作用,切屑和表面产生强烈的吸附作用,切屑不易被切削液带走,同时还降低了切削速度。另外,同于芭削工具和环境因素,会产生以铁离子为主的金属离子污染,金属离子会附着在晶体表面并渗透到晶体内部,造成金属污染,严重影响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后道工序的质量,我公司研发出一种无金属离子污染、提高切割出片率和成品合格率的切削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减少污染、不易变质的半导体硅材料水基切削液。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半导体硅材料水基切削液,其原料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分别为:
而且,所述聚乙二醇相对分子量为600。
而且,上述半导体硅材料水基切削液的制备方法为:
向水中依次加入聚乙二醇、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醇胺,混合均匀,静置20min,再加入FA/QB螯合剂,混合搅拌均匀,静置30min,即得产品。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在利用胺碱产生的氢氧根离子与硅反应,均匀的作用于硅片的被加工表面,可使硅片剩余损伤小,减小了后面工序的加工量。聚乙二醇可以吸附在固体表面产生很高的位垒和电垒,可以阻碍切屑颗粒在新切表面上的吸附,配合13个以上螯合环、无金属离子且溶于水的乙二胺四乙酸四(四羟乙基乙二胺)FA/QB螯合剂,具有优良的去金属离子的功能,尤其是可高效除去刀片产生的铁离子,可大幅度降低加工过程中金属离子对晶片的染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半导体硅材料水基切削液,其原料组分及其重量分别为:
上述半导体硅材料水基切削液的制备方法为:
向水中依次加入聚乙二醇、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醇胺,混合均匀,静置20min,再加入FA/QB螯合剂,混合搅拌均匀,静置30min,即得产品。
实施例2:
一种半导体硅材料水基切削液,其原料组分及其重量分别为:
上述半导体硅材料水基切削液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半导体硅材料水基切削液,其原料组分及其重量分别为:
上述半导体硅材料水基切削液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澳路浦润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澳路浦润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375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基全合成切削液
- 下一篇:一种烧结钕铁硼用全合成水基切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