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面板结构及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323197.1 | 申请日: | 2016-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5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7 | 分类号: | G02F1/1337;G02F1/13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面板 结构 制作方法 | ||
1.一种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提供第一衬底基板(11),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11)的一侧通过PECVD法沉积一层氮化硅膜并对其表面进行离子束轰击处理,形成第一配向层(12),得到上基板(10);
步骤2、提供第二衬底基板(21),在所述第二衬底基板(21)的一侧通过PECVD法沉积一层氮化硅膜并对其表面进行离子束轰击处理,形成第二配向层(22),得到下基板(20);
步骤3、在所述上基板(10)或下基板(20)的一侧上滴注包含液晶分子(31)的液晶材料,并使所述第一衬底基板(11)设有第一配向层(12)的一侧与第二衬底基板(21)设有第二配向层(22)的一侧相面对,将上基板(10)和下基板(20)进行真空对组贴合,形成上基板(10)和下基板(20)之间的液晶层(30),得到液晶面板;
所述第一、第二配向层(12、22)与所述液晶层(30)中的液晶分子(31)相接触,对其进行配向;
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通过PECVD法沉积形成氮化硅膜的过程具体为,向PECVD反应室内通入硅烷、氨气、和氮气,在280~350℃的温度下通过反应形成氮化硅膜,其中,硅烷、氨气、和氮气的气体流量比为100:1:200,所形成的氮化硅膜的厚度为40~80nm;
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对氮化硅膜表面进行离子束轰击处理的过程具体为,向离子束轰击反应器内通入氩气,形成氩等离子,在10-4Torr的工作压力下由氩等离子构成的离子束按照与氮化硅膜表面为30~50°的角度对氮化硅膜表面进行轰击,其中,离子束轰击反应器内氩等离子的浓度为1014~1015离子/cm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还包括,在形成第一配向层(12)之前,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11)上形成黑色矩阵(13),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11)和黑色矩阵(13)上形成彩色滤光膜(14),在所述彩色滤光膜(14)上形成第一ITO电极层(15),在所述第一ITO电极层(15)上形成隔垫物(16);
所述步骤1中,第一配向层(12)形成于所述第一ITO电极层(15)上,所得到的上基板(10)包括第一衬底基板(11)、黑色矩阵(13)、彩色滤光膜(14)、第一ITO电极层(15)、隔垫物(16)、及第一配向层(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还包括,在形成第二配向层(22)之前,在所述第二衬底基板(21)上形成TFT阵列层(23),在所述TFT阵列层(23)上形成钝化保护层(24),在所述钝化保护层(24)上形成第二ITO电极层(25);
所述步骤2中,所述第二配向层(22)形成于所述第二ITO电极层(25)上,所得到的下基板(20)包括第二衬底基板(21)、TFT阵列层(23)、钝化保护层(24)、第二ITO电极层(25)、及第二配向层(2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还包括,在形成第二配向层(22)之前,在所述第二衬底基板(21)上形成TFT阵列层(23),在形成第二配向层(22)之后,在所述第二配向层(22)上形成图案化的第二ITO电极层(25’);
所述步骤2中,所述第二配向层(22)形成于所述形成TFT阵列层(23)上,对所述TFT阵列层(23)进行保护,所得到的下基板(20)包括第二衬底基板(21)、TFT阵列层(23)、第二配向层(22)、及第二ITO电极层(25’);
所述第二ITO电极层(25’)上具有间隙,所述步骤3得到的液晶面板中,所述第二配向层(22)通过所述第二ITO电极层(25’)上的间隙与所述液晶层(30)中的液晶分子(31)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2319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显示系统
- 下一篇: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