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光敏分子组合物的光动力组合在痤疮治疗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97225.7 | 申请日: | 2016-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0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林帆;刘观峰;王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阳光动力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41/00 | 分类号: | A61K41/00;A61P17/10;A61P31/04;A61P3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敏 分子 组合 动力 痤疮 治疗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敏分子的组合物的光动力组合,主要涉及光敏分子的组合物的光动力组合在痤疮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痤疮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学药物疗法、中草药植物祛痘疗法和光动力学疗法。
其中化学药物疗法包括以下几种:
一、糖皮质激素法:糖皮质激素本身可以诱发痤疮,长期使用将使机体免疫力降低,引起其他副作用。
二、抗生素法:抗生素可抗菌祛痘,但重复使用抗生素可导致耐药性和皮肤损伤。而致病菌的耐药性将使得相关抗生素失去疗效。
三、水杨酸(果酸)法:水杨酸(果酸)的浓度过高、pH值小、使用时间过长,均可造成皮肤的损伤以及其他副作用。高浓度的水杨酸(果酸)产品需要医生指导使用。
四、中草药植物祛痘疗法的理疗的周期长,见效慢。
抗菌是祛痘的关键,急需一种非抗生素的高效安全的抗菌祛痘方法。
近10年来,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Therapy,PDT)是新兴的一种抗菌治疗痤疮的方法,能高效抗菌祛痘,且不产生耐药性。随着光敏分子的研究的发展,不同的领域对光敏剂的有关参数的要求也不相同,不同的临床用途要求不同的光敏剂与之匹配。理想的新型光敏剂需要符合下述要求:①组分单一,结构明确;②方便给药,缩短给药到治疗的时间;③排泄快、毒、副作用小,避光时间短;④有较高的作用效率,产生足够的高能态的氧(ROS);⑤在病变组织上被选择性吸收,对健康组织应不吸收或少吸收;⑥与相应的治疗疾病有匹配的作用波长,等等。
CN201380020826专利公开了一种生物光子组合物、试剂盒和方法,采用几种生色团的光敏分子的组合物用于光子嫩肤,这种组合物包含三类生色团,解决了由于光敏剂与组织的直接接触的全身毒性或局限性毒性。光敏剂弱摄取到靶组织内,此类现有方案通常证实低治疗功效。
CN200880117950公开了一种用于光动力学皮肤治疗的组合物,这个组合包括叶绿酸和氨基酮戊酸,组合物采用的5-氨基酮戊酸(aminolevulinicacid,ALA)及其衍生物本身不是光敏分子,但是用于人体皮肤表面能合成为大环的光敏分子,使用过程中用量比较大。同时5-ALA这类分子对皮肤有很强的副作用,患者经常出现皮肤红肿,起泡,治疗后还需要避光数小时。为此,该方法只能在皮肤科专业医生指导下控制使用。
同时许多祛痘治疗期间,许多人不经意用手接触面部的痤疮,容易引起真菌感染以及二次感染,使得治痘过程出现反复。
目前,急需开发一种可应用于光动力学治疗痤疮的组成不复杂光动力体系,同时对皮肤副作用小、无需避光,同时光敏分子光转化利用率高,有利于高效治疗痤疮,同时在治疗痤疮过程中减少痤疮的真菌感染和二次感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光敏分子的组合物的光动力组合,通过适当的光动力组合,实现光敏分子祛痘功效,避免光敏分子的光毒性,同时有效防止真菌感染以及二次感染。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光敏分子的组合物的光动力组合在痤疮治疗药物中的应用,其通过利用光动力学治疗技术有效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白色念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防止治疗过程中真菌感染,最终达到祛痘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两个主要特征,所述的光动力组合包含(1)光敏分子的组合物;(2)红光光源;
所述的光敏分子的为酒石黄、姜黄素、核黄素5'-单磷酸钠盐、诱惑红AC、新胭脂红、铬变素FB、靛胭脂、羊毛罂红二钠盐、固绿FCF、丽丝胺绿B、萘酚绿或酸性绿、胭脂虫红、酸性红偶氮玉红、苋菜红、亮猩红4R、亮黑BN(PN)、巧克力褐HT、β-胡萝卜素、红木素、番茄红素、甜菜苷、核黄素、藻红B钠盐及其混合物;优选靛胭脂、羊毛罂红二钠盐、固绿FCF、丽丝胺绿B。
光源可使用任何适宜的光。例如,可使用低功率光源或二极管激光光源。可使用任何适宜的的光,例如可见或红外激光。亦可使用高能量不可见光,例如钨卤素或氙弧光源。亦可使用LED光源。使用LED光源的优点是其将降低产生不舒适热的可能性,因此导致降低受试者的不适。可对整个受影响区域实施照射程序。尤其是优选对面部、后背整个内部实施照射。例如,可对光源进行操作以便照射可达到的内表面。或者,仅照射一些区域。例如,可照射区域的个别痤疮。光源可能适合于面部的所有区域,包括鼻子下方、额头、面腮部及其表面各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阳光动力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阳光动力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72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