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内驱动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02726.2 | 申请日: | 2016-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9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黄超;管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金霞;杨颖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总成 | ||
一种轮内驱动总成,包括:环形外壳,包括环形主体部以及挡边部,挡边部将主体部所围成空间分隔为减速器腔和电机腔,减速器腔位于电机腔的径向内侧;设置在挡边部上的环绕外壳的中轴线的环形油槽,油槽位于减速器腔的径向外侧,油槽的开口在轴向上背向主体部的轴向另一端;设置在挡边部上的注油孔和排油孔,在径向上均位于油槽和减速器腔之间,并均与油槽、减速器腔连通;轮内驱动总成还包括:环形盖板,与油槽的开口沿轴向相对设置,盖板与挡边部固定;设置在盖板上的排气孔,排气孔与油槽连通;安装在排气孔内的排气单向阀,排气单向阀用于单方向地限制空气自油槽排向大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高了轮内驱动总成的效率以及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轮内驱动总成。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并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的车辆,其包含用于驱动、制动车轮的轮内驱动总成(In Wheel Drive,简称IWD),该轮内驱动总成将动力、传动和制动装置都整合到一起,因而将电动汽车的机械部分大大简化。
现有轮内驱动总成包括位于车轮的轮毂内的环形外壳,外壳包括沿轴向延伸的环形主体部以及在主体部的径向内侧与主体部的轴向一端固定的环形挡边部。挡边部将主体部所围成空间沿径向分隔为减速器腔和电机腔,减速器腔位于电机腔的径向内侧。
挡边部设有沿轴向凹陷的环形油槽,油槽环绕外壳的中轴线,并位于减速器腔的径向外侧,油槽的开口在轴向上背向主体部的轴向另一端。挡边部设有在径向上均位于油槽和减速器腔之间的注油孔、排油孔以及排气孔,注油孔、排油孔、排气孔在周向上间隔排布,并均与油槽、减速器腔连通。注油孔、排油孔、排气孔均与外壳的中轴线倾斜设置。其中,注油孔、排油孔均为螺纹孔,并均与一螺栓螺纹配合,以将注油孔、排油孔堵住。
然而,上述现有轮内驱动总成存在下述不足:
1、轮内驱动总成的效率较低以及性能较差。
2、注油孔、排油孔、排气孔加工困难,且注油孔、排油孔与螺栓的装配困难。
3、不方便外壳内润滑油的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现有轮内驱动总成的效率较低以及性能较差。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之二是:现有轮内驱动总成中外壳上注油孔、排油孔、排气孔加工困难,且注油孔、排油孔与螺栓的装配困难。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之三是:现有轮内驱动总成不方便外壳内润滑油的维护。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内驱动总成,包括:环形外壳,包括沿轴向延伸的环形主体部以及在所述主体部的径向内侧与主体部的轴向一端固定的环形挡边部,所述挡边部将主体部所围成空间分隔为减速器腔和电机腔,所述减速器腔位于电机腔的径向内侧;设置在所述挡边部上的环绕所述外壳的中轴线的环形油槽,所述油槽位于减速器腔的径向外侧,所述油槽的开口在轴向上背向主体部的轴向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挡边部上的注油孔和排油孔,在径向上均位于所述油槽和减速器腔之间,并均与所述油槽、减速器腔连通;环形盖板,与所述油槽的开口沿轴向相对设置,所述盖板与挡边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盖板上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油槽连通;安装在所述排气孔内的排气单向阀,所述排气单向阀用于单方向地限制空气自所述油槽排向大气。
可选地,所述注油孔、排油孔至少其中之一为光孔。
可选地,所述注油孔、排油孔至少其中之一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所有所述注油孔、排油孔沿周向间隔排布。
可选地,所述盖板为可视盖板,自所述盖板能够观察到所述油槽内润滑油的油面高度。
可选地,所述盖板在轴向上背向外壳的表面设有若干刻度线,所述刻度线用于表征所述外壳内润滑油的油量。
可选地,所述可视盖板为自所述盖板能够观察到所述油槽内润滑油颜色的透明盖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27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