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79793.7 | 申请日: | 2016-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9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范宇光;李京鹏;李建;覃一锋;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7 | 分类号: | G02F1/1337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罗瑞芝;陈源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 法以及采用该方法制备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屏是使用最广泛的显示屏之一。液晶显示屏 包括对盒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及位于阵列基板与彩膜 基板之间的液晶层。阵列基板的显示区设置有多个薄膜晶体管, 薄膜晶体管相应连接控制电极,通过控制电极引入扫描信号和数 据信号,以实现液晶偏转的控制,实现光的透过与否和透过量的 控制;为控制电极引入信号的控制电路通常设置于阵列基板的非 显示区。
同时,为了实现液晶初始角度的锚定,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 的显示区均分别设置取向层。其中,现有技术中制备阵列基板的 取向层的方法,通常先在基板的显示区涂覆聚酰亚胺材料,然后 采用棉布或纤维布对涂覆的聚酰亚胺材料进行取向,从而形成取 向层。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为保证控制电路区域的裸露,通常仅在阵列基板的显示区涂 覆聚酰亚胺材料,然后通过取向工艺形成取向层。然而,由于涂 覆工艺的限制,取向材料在显示区与非显示区交界的区域通常会 出现缺陷,取向后容易因取向材料表面受到损伤而在周边区域产 生明显的摩擦痕(RubbingMura)。取向层的摩擦痕,将导致显 示画面出现波纹,影响显示效果。
因此,设计一种能够使显示面板内的取向层具有较少摩擦痕 甚至不具有摩擦痕,从而提高显示效果的结构或方法,这是目前 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 方法和显示装置。其中,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能够使显示面板中 最终形成的取向层具有较少甚至不具有摩擦痕,从而提高显示效 果。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显示面 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阵列基板上方涂覆取向材料,涂覆的区域包括阵列基板的 显示区和位于显示区外围的电极区;
对取向材料进行取向;
将取向后的阵列基板与取向后的彩膜基板进行对盒;
切割对盒后的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形成显示面板单元,每 一显示面板单元中,阵列基板的电极区未被彩膜基板覆盖;
去除阵列基板的电极区上方覆盖的取向材料,露出电极区。
优选的是,所述在阵列基板上方涂覆取向材料的步骤中,所 述取向材料为聚酰亚胺材料。
优选的是,所述去除阵列基板的电极区上方覆盖的取向材料 的步骤,包括采用离子刻蚀法去除电极区上方覆盖的取向材料, 其中:所述离子刻蚀法的工程参数包括:功率范围:220-280W; Ar流速范围:3-13Lpm;O2流速范围:0.028-0.035Lpm;处理时 长范围:15-25Sec。
优选的是,所述离子刻蚀法的工程参数采用:功率:220W; Ar流速:7Lpm;O2流速:0.035Lpm;处理时长:15Sec。
优选的是,所述去除阵列基板的电极区上方覆盖的取向材料 的步骤,包括采用化学刻蚀法刻蚀电极区上方覆盖的取向材料。
优选的是,所述采用化学刻蚀法刻蚀电极区上方覆盖的取向 材料的步骤之前,还包括:采用封胶的方式或吸盘的方式覆盖所 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
优选的是,所述化学刻蚀法中的刻蚀溶液包含肼类物质或者 氢氧化溶液。
优选的是,所述在阵列基板上方涂覆取向材料的步骤,包括 采用凸版印刷法、喷射印刷法或丝网印刷法中任一种方法涂覆取 向材料。
优选的是,所述对取向材料进行取向的步骤,包括采用摩擦 取向工艺或光取向工艺对取向材料取向。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显示面板,采用上述任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制备,所述阵列基板的电极区未被所述 彩膜基板覆盖。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 示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97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仿生几何结构的耕作旋转工作部件
- 下一篇:有源分布式信号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