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烫伤合成革及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46739.2 | 申请日: | 2016-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3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黄胜;谢朝辉;杨家昌;吴长林;焦冬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赛力珑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00 | 分类号: | D06N3/00;D06N3/12;D06N3/04;C08L83/07;C08L83/05;C08K3/36;C08K5/05 |
代理公司: | 江苏楼沈律师事务所 32254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51608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烫伤 合成革 制作方法 | ||
1.一种耐烫伤合成革,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有机硅层(1)和耐高温 基材(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烫伤合成革,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基材(2)相背离有 机硅层(1)的一面设置有有机硅泡棉层(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烫伤合成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层(1)、耐高温基 材(2)以及有机硅泡棉层(3)依次复合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烫伤合成革,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基材(2)为玻璃纤 维或碳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耐烫伤合成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层(1)的厚度 0.2-0.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烫伤合成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层(1)由有机硅浆 料原料制成,所述有机硅浆料原料的组分按重量份如下:
乙烯基聚硅氧烷45-70份
含氢聚硅氧烷1-10份
填料10-40份
色浆4-10份
铂系催化剂0.01-1份
延迟剂0.001-0.1份
其中,所述乙烯基聚硅氧烷为至少两个乙烯基直接与Si相连的聚硅氧烷,所 述乙烯基位于链端或侧链;
所述含氢聚硅氧烷为至少有3个氢原子与Si直接相连的聚硅氧烷,所述氢原子 位于含氢聚硅氧烷的链端侧链,或链两端也同时含有与Si直接相连的氢原子,所述 氢原子在含氢聚硅氧烷中的含量为0.1~1.6%;所述含氢聚硅氧烷为直链状、枝状、 环状的聚硅氧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填料为气相法白炭黑、沉淀法白炭黑、硅树脂、硅微粉、碳酸钙、铝硅酸 盐、硅澡土、氧化铝、氢氧化铝、氢氧化镁、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物;
所述色浆为以聚硅氧烷为分散介质的颜料;
所述铂系催化剂为氯铂酸异丙醇溶液、氯铂酸四氢呋喃溶液、氯铂酸-二乙烯 基四甲基二硅氧烷配合物、或氯铂酸-1、3、5、7-四乙烯基-1、3、5、7-四甲 基-环四硅氧烷配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铂金催化剂中Pt原 子在催化剂中的含量为100~500000ppm;
所述延迟剂为甲基丁炔醇、乙炔基环己醇、含炔基的马来酸或其衍生物、含炔 基的富马来酸或其衍生物、多乙烯基聚硅氧烷、吡啶、不饱和酰胺类、有机膦或亚 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其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烫伤合成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有机硅浆料原料涂覆硫化在离型纸上,涂覆硫化的次数在一次以上, 单次涂层厚度在0.02-0.3mm;涂布总厚度0.2-0.5mm.
步骤2,最后一次涂覆有机硅浆料后,将耐高温基材(2)与浆料贴合并送入烘 道硫化,使得机硅层(1)和耐高温基材(2)的贴合;
步骤3,硫化完成后,将合成革与离型纸剥离,得到耐烫伤合成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烫伤合成革耐烫伤合成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耐高温基材可经过如下处理:将厚度为0.1-5mm有机硅泡绵均匀涂覆0.01-0.1mm有 机硅浆料,然后将耐高温基材(2)与涂有有机硅浆料一面的有机硅泡绵贴合,经过 80-180℃硫化,完成耐高温基材(2)与有机硅泡棉层(3)的复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赛力珑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惠州赛力珑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673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