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频PCB板测试用连接载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0486.X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9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陈雨君;吴文娟;陆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柯凯敏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频 pcb 测试 连接 | ||
本发明属于PCB板的测试和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频PCB板测试用连接载片。本连接载片包括插板;插板的朝向待测PCB板的一侧端面固定微带板,微带板另一侧表面朝向待测PCB板处,微带板的朝向待测PCB板的表面为导片固定面,微带板的阻抗等于待测PCB板阻抗;以金属弹片受上述下压力和/上升力而展平呈平面状时,为该连接载片的工作状态;在上述工作状态下,金属弹片的朝向微带板的表面面贴合于微带板的导片固定面,且金属弹片的朝向待测PCB板的表面同时面贴合待测PCB板上的测试点与信号引出板件的引出点。本连接载片具备测试准确度高、驻波比好、隔离度佳、承受功率大、功率损耗低等优点,其性能稳定而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PCB板的测试和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频PCB板测试用连接载片。
背景技术
PCB板,是印刷电路板的简称,也叫插件板,是大多数电子产品的主要部件。在所有电子产品在出厂前,甚至出厂后的使用过程中,都伴随着一系列的性能测试,以预先发现和排除故障,进而保证产品质量,PCB板更是如此。在针对PCB板尤其是高频PCB板的测试平台中,射频探针测试方式最为普遍;这在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02221376A”的专利名称为“一种PCB板测试工装”的发明专利文本,以及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 102707182A”的专利名称为“一种PCB板测试治具”的发明专利文本中均有所描述:包括可彼此相向活动的上、下模,上、下模的相向面的至少其中之一处布置针板,针板以射频探针阵列布置而成。工作时,以射频探针的针尖对准待测试PCB板上的测试点,从而以射频探针本体起到对外界测试仪器的信号引出目的。然而,随着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PCB板的小型化和集成化是大势所趋,具备庞大密集的测试点的PCB板比比皆是。传统的射频探针本身就具备一定直径,有些甚至在末端布置法兰等固定结构,由于上述射频探针无法进行结构统一化,如何快速寻求到与待测PCB板阻抗匹配的特定射频探针成为难题,往往因勉强选择而导致测试时驻波比过低,测试准确度随之受到影响。同样,由于测试点的密集化,当待测PCB板相邻的两个射频的测试点间距比较近时,常用的射频探针和测试夹具之间的共地无法满足测试要求,这会导致测试数据不可靠;或者由于相邻测试点距离太近而发生射频探针干涉现象,进而导致出现无法安装射频探针的状况。此外的,常规的射频探针由于自身单纯材质结构,也根本无法适用于高频PCB板的被测端口功率较大的场合。最后,高频射频探针的技术一般是国外垄断,采购周期过长且价格昂贵,显然也无法满足目前厂家的产品开发周期和成本控制等要求,这也对高频PCB板的实际测试产生了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可靠的高频PCB板测试用连接载片。本连接载片可安装于目前的常规测试平台中,并具备测试准确度高、驻波比好、隔离度佳、承受功率大、功率损耗低等一系列优点,其性能稳定而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频PCB板测试用连接载片,其特征在于:本连接载片至少包括可固定于PCB测试平台的上模和/或下模上的插板;插板的朝向待测PCB板的一侧端面固定有用于在待测PCB板与信号引出板之间作信号引出桥梁的阻抗连接部;所述阻抗连接部包括微带板,微带板一侧表面固定于插板上述端面而另一侧表面朝向待测PCB板处,微带板的朝向待测PCB板的表面为导片固定面,微带板的阻抗等于待测PCB板阻抗;阻抗连接部还包括夹设于微带板与待测PCB板之间的波浪状的金属弹片;以插板带动与之固接的阻抗连接部共同产生下压和/或上升动作,金属弹片压迫待测PCB板与信号引出板并受压展平呈平面状时,为该连接载片的工作状态;在上述工作状态下,展平呈平面状的金属弹片的朝向微带板的表面贴合于微带板的导片固定面,且金属弹片的朝向待测PCB板的表面同时面贴合待测PCB板上的测试点与信号引出板件的引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04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