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两轴式变速箱的轴间差速与分动机构及应用其的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96616.2 | 申请日: | 2016-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3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干为民;徐波;潘光显;褚辉生;安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H3/46 | 分类号: | F16H3/46;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130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两轴式 变速箱 轴间差速 机构 应用 汽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两轴式变速箱的轴间差速与分动机构及应用其的汽车,属于汽车差速及分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轴间差速与分动机构,包括分别连接在两轴式变速箱从动轴两端的两套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变速箱从动轴为空心轴,变速箱从动轴的一端与第一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行星齿轮架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齿圈相连接;第一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太阳轮和第二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太阳轮通过从变速箱从动轴中间穿过的差速传动轴相连接;第一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齿圈与第一动力输出轴相连接,第二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行星齿轮架与第二动力输出轴相连接。本发明具有传动效率高,变速箱从动轴受到的应力小,可传递大转矩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轮驱动汽车的差速及分动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两轴式变速箱的轴间差速与分动机构及应用其的汽车。
背景技术
四轮驱动汽车分为全时四轮驱动、短时四轮驱动和适时四轮驱动三种,其中全时四轮驱动在任何时候都能实现四个车轮都有驱动力,性能上优于短时四轮驱动和适时四轮驱动。
为了实现全时四轮驱动,汽车上必须装有分动器和轴间差速器。如图1所示,一种方法是将分动器和轴间差速器做成一体,变速箱通过齿轮或链条等方式将动力传递给分动器,再由分动器经差速器将动力传递给前后轴,图中的中间差速器为轴间差速器。采用此方法时,变速箱的动力通过齿轮传递给分动器,由于齿轮传动必然会带来动力损耗,所以增加了汽车的油耗。
为了降低因分动器齿轮传动造成的损耗,有的使用两轴式变速箱的车辆将分动器与变速箱的从动轴直接连接,从而降低了动力损耗。如图2所示,这时变速箱的从动轴为空心轴,差速器装在从动轴的一端,动力输出轴与差速器连接,一根直接从变速箱通过,另一根从空心的从动轴中间穿过,其中变速箱主动轴带动从动轴,从动轴带动轴间差速器,轴间差速器带动后桥输出轴和前桥输出轴,前桥输出轴从从动轴的中间通过。采用此方法时虽然消除了使用齿轮将动力传递到差速器而带来的功率损耗,但是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首先,其中的一根轴从变速箱从动轴中间穿过,变速箱从动轴必须是空心轴,当从它中间穿过的轴直径太小时,它的强度不足,不能传递太的转矩;而当增加轴的直径后,从动轴的中间空得太大,对从动轴的强度削弱太多,所以这种差速系统传递转矩小于上一种;其次,这种分动装置的动力完全从从动轴的一端输出,从动轴受力大,材料强度利用率不高。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四轮驱动汽车的分动和差速系统存在传动效率低、传递转矩不大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两轴式变速箱的轴间差速与分动机构及应用其的汽车,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传动效率高,变速箱从动轴受到的应力小,可传递大转矩等优点。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两轴式变速箱的轴间差速与分动机构,包括分别连接在两轴式变速箱从动轴两端的第一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和第二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其中,
所述的变速箱从动轴为空心轴,变速箱从动轴的一端与第一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行星齿轮架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齿圈相连接;所述的第一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太阳轮和第二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太阳轮通过从变速箱从动轴中间穿过的差速传动轴相连接;所述的第一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齿圈与第一动力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的第二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行星齿轮架与第二动力输出轴相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应用上述的轴间差速及分动机构的汽车,所述的第一动力输出轴和第二动力输出轴分别连接汽车的前后桥。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工学院,未经常州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66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平衡结构的曲柄连杆机构及风扇
- 下一篇:防尘型气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