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身前纵梁结构及其减振吸能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8802.5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95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卫振宇;陈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卫振宇;陈傲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B62D21/15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项磊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纵梁 纵梁后段 前纵梁 减振 吸能 车身 安全性能 空腔结构 控制调节 吸振弹簧 支撑气缸 支撑作用 加强板 套接 整车 均衡 | ||
1.一种车身前纵梁结构,包括纵梁前段(1)及纵梁后段(2),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前段(1)及纵梁后段(2)均为空腔结构,在所述纵梁前段内设有横截面为Z形的加强板(3),所述纵梁后段(2)内设有对所述纵梁前段(1)起调节支撑作用的支撑气缸(5),所述纵梁前段(1)可套接于所述纵梁后段(2)上,在所述纵梁前段(1)和纵梁后段(2)之间设有吸振弹簧(4);所述吸振弹簧(4)一端连接于所述纵梁前段(1)上,另一端连接推进板(6),在纵梁后段(2)前端设有卡接所述推进板(6)的限位槽,所述支撑气缸(5)活塞杆端连接所述推进板(6),支撑气缸(5)运动带动所述推进板(6)沿限位槽移动;所述支撑气缸(5)前端设有感应前端冲击压力的压力传感器Ⅰ,控制器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Ⅰ压力信号控制所述支撑气缸(5)运动;所述纵梁后段(2)上设有感应吸振弹簧(4)压缩位置的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连接至控制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后段(2)周向上设有夹层,在所述夹层内设有气囊(7)。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后段(2)上设有感应侧边冲击压力的压力传感器Ⅱ,控制器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Ⅱ压力信号控制所述气囊(7)充放气速度。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后段(2)的后端设有挡板(23),所述支撑气缸(5)连接支撑于所述挡板(23)上。
5.一种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前纵梁结构的减振吸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如汽车前端受轻微冲击碰撞,所述纵梁前段(1)向后移位,所述吸振弹簧(4)压缩吸能;如碰撞力增大,所述吸振弹簧(4)瞬间被压缩至底位,所述控制器接收位置传感器的位置信号,控制所述支撑气缸(5)活塞杆端向后运动,带动所述推进板(6)向后移动,所述吸振弹簧(4)伸缩释放,所述纵梁前段(1)受惯性再次向后移动,所述吸振弹簧(4)可再一次压缩吸能;所述压力传感器Ⅰ感应冲击压力信号,如冲击压力值大于设定值,所述控制器即进一步控制所述支撑气缸(5)带动所述推进板(6)移动至所述限位槽最底点后,所述支撑气缸(5)锁紧,此时吸振弹簧(4)处于拉伸状态,对所述纵梁前段(1)产生一个向后的拉力,配合冲击惯性,所述吸振弹簧(4)快速溃变吸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卫振宇;陈傲,未经卫振宇;陈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880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传动矿用自卸车车架分体式龙门梁
- 下一篇:车辆安全限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