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沟槽肖特基势垒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0658.0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6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立昂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872 | 分类号: | H01L29/872;H01L21/329;H01L2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沟槽 肖特基势垒二极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沟槽肖特基势垒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部的有源区和环绕有源区的截止区,有源区自上而下依次由阳极金属层(1)、肖特基势垒金属层(2)、第一导电类型轻掺杂的N型外延层(3)、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的单晶硅衬底(4)和阴极金属层(5)构成;N型外延层上部设有若干沟槽(6),沟槽(6)横向间隔设置;肖特基势垒金属层(2)与相邻沟槽之间的N型外延层(3)的顶面形成肖特基势垒接触;沟槽(6)内填充有导电多晶硅(7),导电多晶硅(7)的顶面与肖特基势垒金属层(2)形成欧姆接触;导电多晶硅(7)与沟槽(6)的内表面之间设有隔离层(8),隔离层(8)的内部设有真空间隙(9);沟槽(6)在有源区和截止区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沟槽肖特基势垒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层(8)为二氧化硅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沟槽肖特基势垒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间隙(9)的宽度为10~1000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沟槽肖特基势垒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间隙(9)的真空度为1~10-6托。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沟槽肖特基势垒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间隙(9)有1~10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沟槽肖特基势垒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肖特基势垒金属层(2)的厚度为10~5000Å。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肖特基势垒二极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在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的单晶硅衬底(4)上生长第一类导电类型轻掺杂的N型外延层(3);
(二)依次采用光刻和干法刻蚀在N型外延层(3)中刻蚀出沟槽(6);
(三)在整个结构的顶层生长第一二氧化硅层(10);
(四)在整个结构的顶层生长多晶硅层(11);
(五)在整个结构的顶层生长第二二氧化硅层(12);
(六)在整个结构的顶层沉积导电多晶硅(7),导电多晶硅充满沟槽(6);
(七)采用干法刻蚀选择性去除部分导电多晶硅,使导电多晶硅(7)的顶面与N型外延层(3)的顶面齐平;
(八)采用干法刻蚀选择性去除部分第二二氧化硅层,使处于相邻沟槽间N型外延层(3)的顶部上的多晶硅层(11)曝露出来;
(九)在整个结构的顶层沉积氮化硅层(13);
(十)依次采用光刻和干法刻蚀去除未被光刻胶保护的氮化硅层,使处于有源区的沟槽(6)内的导电多晶硅(7)的顶层被氮化硅覆盖,使处于截止区且与有源区的沟槽相连通的沟槽(6)及沟槽两侧的区域被氮化硅层(13)覆盖;
(十一)进行热氧化处理,未被氮化硅保护的多晶硅层(11)部分氧化为二氧化硅,并与第一二氧化硅层(10)和第二二氧化硅层(12)连通融合形成隔离层(8),有源区内的多晶硅层(11)被封闭在隔离层(8)中,截止区内的多晶硅层(11)被隔离层(8)和氮化硅层(13)共同封闭;
(十二)依次采用光刻和干法刻蚀,在截止区的氮化硅层(12)中形成通孔(14),暴露出多晶硅层(11);
(十三)采用各向同性气相刻蚀,经由通孔(14)去除多晶硅层(11),形成间隙(15);
(十四)依次采用光刻和干法刻蚀,选择性去除有源区内的氮化硅层(13)和隔离层(8)的部分二氧化硅,使沟槽(6)内的导电多晶硅(7)的顶面和相邻沟槽之间的N型外延层(3)的顶面暴露出来;
(十五)在整个机构的顶层沉积肖特基势垒金属层(2),截止区氮化硅层中的通孔(14)被肖特基势垒金属填塞,间隙(15)成为真空间隙(9);
(十六)在整个结构的表面沉积阳极金属层(1);
(十七)采用研磨单晶硅衬底(4)的底面的方法进行衬底减薄处理,并在单晶硅衬底(4)的底面沉积阴极金属层(5),得到沟槽肖特基势垒二极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肖特基势垒二极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五)技术后,重复步骤(四)和步骤(五)1-9次,然后延续步骤(六)完成整个过程,在隔离层(8)中再制造1-9个真空间隙(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立昂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立昂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065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玻透光组件
- 下一篇:薄膜晶体管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