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彩膜基板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19265.5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9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彩膜基板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的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彩膜基板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LCD,LiquidCrystalDisplay)具有机身薄、省电、无辐 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市场上的液晶显示装置大部分为背 光型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backlightmodule)。 通常液晶显示面板由彩膜基板(CFSubstrate,ColorFilterSubstrate)、薄膜 晶体管阵列基板(TFTArraySubstrate,ThinFilmTransistorArraySubstrate)、 夹于彩膜基板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LC,LiquidCrystal)及密 封框胶(Sealant)组成;其成型工艺一般包括:前段阵列(Array)制程(薄 膜、黄光、蚀刻及剥膜)、中段成盒(Cell)制程(TFT基板与CF基板贴 合)及后段模组组装制程(驱动IC与印刷电路板压合);其中,前段Array 制程主要是形成TFT基板,以便于控制液晶分子的运动;中段Cell制程主要 是在TFT基板与CF基板之间添加液晶;后段模组组装制程主要是驱动IC压 合与印刷电路板的整合,进而驱动液晶分子转动,显示图像。
CF基板是LCD用来实现彩色显示的主要器件,其基本构成通常包括: 玻璃基板、黑色矩阵(BlackMatrix,BM)、彩色色阻层等等。背光源发出 的光经过液晶分子的调制入射到CF基板,通过CF基板上彩色色阻层的红色 色阻、绿色色阻、以及蓝色色阻的滤光作用,分别显示红,绿,蓝三种光 线,不同颜色的色阻分别透射对应颜色波段的光,从而实现显示器的彩色显 示。
为顺应液晶显示器越来越薄的发展趋势,当今TFTLCD显示面板中的玻 璃的厚度也逐步薄化。通常在完成Array/CF/Cell等制程之后,对玻璃要进行 薄化处理。玻璃表面的凹凸点,称为Dimple。CF基板侧的Dimple由于直接 面对观看者的肉眼,所以直径(Φ)≧1.5μm即被视为不良,需进行降级或 者返修。而Dimple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Array/CF/Cell制程中,承载台 (Stage)表面不平整或者滚轮(Roller)不平滑,造成玻璃表面存在较小的 凹凸点,在薄化过程中,由于薄化液的侵蚀,使小的凹凸点,变成了直径较 大、深度较大的凹凸点。
一般而言,对于Dimple不良可以用研磨处理,然而采用研磨处理的缺点 是提高了研磨碎亮点的风险与应力不足(Fail)的风险,尤其是对于应力要求 比较高的大尺寸屏幕(如8.6寸、10.1寸等)。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彩膜基板的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彩膜基板的制作方法,在基板的表面上形成 保护膜,能够有效防止制程中各设备对基板表面造成的损伤,防止基板表面 凹凸点的产生,以避免薄化时造成凹凸点不良进一步加重,从而提升显示面 板的良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彩膜基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
步骤1、提供基板,设定所述基板上相对两侧的两表面分别为第一表面 和第二表面,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形成金属材料的保护膜;
步骤2、将基板放置于承载台上,此时,第一表面面向承载台,第一表 面上的保护膜与承载台相接触,在基板的第二表面上形成黑色矩阵、色阻 层、及外敷层;
步骤3、提供酸性溶液,将第一表面上的保护膜清除掉;
步骤4、提供薄化液,利用薄化液从基板的第一表面对基板进行薄化, 得到彩膜基板。
所述保护膜包括依次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上的第一保护层、及第二保护 层。
所述第一保护层的材料为铝,所述第二保护层的材料为铁。
所述保护膜通过物理气相沉积工艺形成。
所述酸性溶液为盐酸溶液。
所述基板为玻璃基板。
所述薄化液为氢氟酸溶液。
所述步骤2中,还包括在基板的第二表面上形成公共电极层、及聚酰亚 胺层。
所述色阻层包括红色色阻层、绿色色阻层、及蓝色色阻层。
所述彩膜基板用于尺寸大于8.6寸的显示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92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LCD白盒排线连接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