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器组件、及冷却器组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0924.5 | 申请日: | 2015-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46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冨田亮平;岛津智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H01L23/473 | 分类号: | H01L23/473;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肖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器 组件 制造 方法 | ||
冷却器组件包括冷却管(2)和支承部件(30、30X)。在冷却管中的长度方向一端部设有第一突出管部(22a、223a)。在冷却管中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设有第二突出管部(22b、223b)。在冷却管中的第一突出管部的基部侧设有形成为环状的第一容易变形部。在冷却管中的第二突出管部的基部侧设有形成为环状的第二容易变形部。在支承部件设有与第一突出管部嵌合的第一嵌合部(37a、300、70A)和与第二突出管部嵌合的第二嵌合部(38a、301、70B)。在第一突出管部与支承部件的第一嵌合部嵌合、且第二突出管部与支承部件的第二嵌合部嵌合、并使第一容易变形部及第二容易变形部分别朝冷却管的内侧凹陷的状态下,支承部件对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中央进行支承。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4年9月23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193184号、2015年8月27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168149号、以及2015年8月31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171146号,其公开内容通过参照被引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被冷却对象进行冷却的冷却器组件以及冷却器组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存在一种电流转换装置,其由冷却器和板部构成,其中,上述冷却器包括多根冷却管,并且是使冷却管和半导体组件交替地层叠而成的,上述板部配置于冷却器的管层叠方向DRst的一方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多根冷却管2各自的管长度方向DRtb上的中央构成热交换管。在多根冷却管2各自的管长度方向DRtb的一端部,多根冷却管2中的相邻的两根冷却管2之间经由波纹管60A而连接,以构成供给集管11A。在多根冷却管2各自的管长度方向DRtb的另一端部,多根冷却管2中的相邻的两根冷却管2之间经由波纹管60A而连接,以构成排出集管。
板部30C相对于多根冷却管2配置于管层叠方向DRst上的另一方侧。板部30C对多根冷却管2中的位于管层叠方向DRst的另一端(即,冷却管2的层叠方向上的另一端)的冷却管2的管长度方向DRtb上的中央进行支承。在板部30C处分别构成有与供给集管11A连通的供给制冷剂通路和与排出集管连通的排出制冷剂通路。
多根冷却管2中的位于管层叠方向DRst的另一端的冷却管2(以下,简称为端侧冷却管2)的管长度方向DRtb上的一端部经由波纹管60A与板部30C的供给制冷剂通路连接。端侧冷却管2的管长度方向DRtb上的另一端部经由波纹管60A与板部30C的排出制冷剂通路连接。
在这样构成的电流转换装置1A中,通过将端侧冷却管2及板部30C之间的两根波纹管60A沿管层叠方向DRst挤缩,从而使板部30C与端侧冷却管2的管长度方向DRtb的中央接触。藉此,板部30C对多根冷却管2进行支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45186号公报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电流转换装置1A中,如上所述,通过在管层叠方向DRst上压缩两根波纹管60A,从而使板部30C与多根冷却管2中的位于管层叠方向DRst的一端的冷却管2接触(参照图23)。
波纹管60A是变形部61、62一个一个交替地在管层叠方向DRst上排列而构成的。变形部61朝以供给集管11的轴线为中心的径向内侧凹陷。变形部62朝以供给集管11的轴线为中心的径向外侧突出。因此,当压缩波纹管60A时,为了避免即便变形部62、61变形,变形部62、61也与板部30C干涉,减小了板部30C的厚度尺寸(即,管层叠方向DRst的尺寸)La。因此,板部30C的刚度减小。另一方面,为了增大板部30C的厚度尺寸La以确保板部30C的刚度,需要采用板部30C朝冷却管2的相反侧(即,管层叠方向DRst的另一方侧)突出的结构。因此,板部30C的体格大型化。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09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茶叶包装盒(普洱茶)
- 下一篇:LED前大灯(F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