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传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18785.8 | 申请日: | 2015-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64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市川和树;小林庸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61/02 | 分类号: | F16H61/02;F16D48/02;F16H61/6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传递 装置 | ||
1.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具备:
主动力传递部,其以能够调节的第1变速比将车辆的行驶用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至该车辆的差速齿轮;以及
辅助动力传递部,其以规定的第2变速比将动力从所述差速齿轮传递至所述行驶用驱动源,
所述主动力传递部具备:
输入部,其被输入所述行驶用驱动源的驱动力而旋转;
输出轴,其被配置成与所述输入部的旋转中心轴线平行,与所述差速齿轮连接;
曲柄摇杆机构,其具有被轴支于所述输出轴的摆杆,将所述输入部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所述摆杆的摆动运动;
旋转半径调节机构,其用于通过调整所述曲柄摇杆机构的旋转半径而在包括所述第2变速比的范围内控制所述第1变速比;以及
单向旋转阻止机构,当所述摆杆欲相对于所述输出轴向一侧相对地旋转时,该单向旋转阻止机构将该摆杆固定在该输出轴上,当该摆杆欲相对于该输出轴向另一侧相对地旋转时,该单向旋转阻止机构使该摆杆相对于该输出轴空转,
所述辅助动力传递部具备:
断接离合器,其用于将该辅助动力传递部的动力传递路径切换为连接状态和切断状态;以及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断接离合器,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1变速比比所述第2变速比大的第1状态下将所述断接离合器设定为连接状态,在所述第1变速比比所述第2变速比小的第2状态下将所述断接离合器设定为切断状态,
在随着所述第1变速比的变化而从所述第2状态过渡至所述第1状态时,所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所述断接离合器从切断状态逐渐转移至连接状态,该断接离合器的两侧的旋转速度一致时或者一致以后变为完全连接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车辆因动力在所述第1状态下经过所述辅助动力传递部被传递至所述行驶用驱动源而减速时,所述控制部随着所述车辆的速度变为规定的值以下而使所述行驶用驱动源停止,且将所述断接离合器设定为切断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动力传递部具备辅助单向离合器,当所述行驶用驱动源侧与所述差速齿轮侧相比旋转速度大时,所述辅助单向离合器空转,当所述行驶用驱动源侧从所述差速齿轮侧接受动力时,所述辅助单向离合器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动力传递部具备辅助单向离合器,当所述行驶用驱动源侧与所述差速齿轮侧相比旋转速度大时,所述辅助单向离合器空转,当所述行驶用驱动源侧从所述差速齿轮侧接受动力时,所述辅助单向离合器啮合。
5.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具备:
主动力传递部,其以能够调节的第1变速比将能够搭载于车辆中的行驶用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至该车辆的差速齿轮;以及
辅助动力传递部,其以规定的第2变速比将动力从所述差速齿轮传递至所述行驶用驱动源,
所述主动力传递部具备:
输入部,其被输入所述行驶用驱动源的驱动力而旋转;
输出轴,其被配置成与所述输入部的旋转中心轴线平行,向所述差速齿轮输出驱动力;
曲柄摇杆机构,其具有被轴支于所述输出轴的摆杆,将所述输入部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所述摆杆的摆动运动;
旋转半径调节机构,其用于通过调节所述曲柄摇杆机构的旋转半径而在包括所述第2变速比的范围内控制所述第1变速比;以及
单向旋转阻止机构,当所述摆杆欲相对于所述输出轴向一侧相对地旋转时,该单向旋转阻止机构将所述摆杆固定在所述输出轴上,当所述摆杆欲相对于所述输出轴向另一侧相对地旋转时,该单向旋转阻止机构使所述摆杆相对于所述输出轴空转,
所述辅助动力传递部具备:
断接离合器,其用于将所述辅助动力传递部的动力传递路径切换为连接状态和切断状态;以及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断接离合器,
所述断接离合器的接合条件包括:
相对于主接合转速,作为现在的驱动源转速的实际驱动源转速较低,其中,所述主接合转速是由所述旋转半径调节机构的旋转半径及车辆速度决定的能够进行所述单向旋转阻止机构的动力传递的驱动源转速;以及
在根据所述第2变速比驱动的驱动源转速即辅助接合转速相对于所述主接合转速较低的情况下,允许所述断接离合器的接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1878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