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速器上盖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6493.0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8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雷;殷崇一;孙智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31 | 分类号: | F16H57/031;F16H57/021;F16H57/029;F16H57/03;F16H57/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速器上盖。
背景技术:
目前直线轴承支撑拨叉轴换挡多用在筒式变速器中,而普通的带有上盖的变速器 设置直线轴承比较少,带有直线轴承的上盖,拨叉轴换挡是滚动摩擦,相比较滑动摩擦可以 减轻换挡力,并且可以一定程度消除拨叉轴变形对换挡的影响,另外,上盖可安装收集箱体 内部飞溅油的导油板,有利于轴承润滑,目前在国内同类型产品中很少看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变速器上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变速器上盖,包括变速器上盖,该变速器上盖腔体底部的前后端均设置有三 个平行布置的支座,每个支座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支撑直线轴承的座孔,使用状态时,三个拨 叉轴通过前后端座孔内安装的直线轴承滚动支撑进行换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三个前端支座的外侧设置有与变速器上盖相连接 的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三个前后端座孔在靠近变速器上盖外侧的一端均 设置有碗形塞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每个拨叉轴的球窝处均设置有拨叉轴自锁装置, 且拨叉轴自锁装置布置在前端支座内直线轴承的后端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拨叉轴自锁装置包括自锁钢球和自锁弹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该变速器上盖在拨叉轴后端支撑座的左侧平台上 还设置有导油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导油板的一端通过两个螺栓以及防松垫圈安装在 变速器上盖上,其另一端为自由端。
相对于传统上盖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前后支撑座孔可安装直线轴承,用于支撑拨叉轴换档,并且,如果对换挡要求不 高,也可以直接加工光孔支撑拨叉轴换挡,两者毛坯可通用;
2、上盖后端支座左侧小平台上(从后往前看)可安装导油板用来收集箱体内部飞 溅油,是增强变速器后端轴承润滑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段;
3、拨叉轴前后支座在上盖腔体内部,并与上盖左右侧壁连通,同时前端支座与前 端侧壁连通,前端支座外侧设置有加强筋,上盖整体强度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变速器上盖带直线轴承剖视图。
图2为变速器上盖带导油板示意图。
图3为变速器上盖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a)为立体图,图3(b)为图3(a)的仰视图。
图中:1、变速器上盖;2、碗形塞片;3、直线轴承;4、自锁钢球;5、拨叉轴;6、自锁弹 簧;7、螺栓;8、防松垫圈;9、导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变速器上盖,其具体结构构成如下:
1)变速器上盖可装直线轴承。如图1和2所示,变速器上盖1腔体底部前后端布置有 支撑直线轴承的支座,前端三个支座由三个加强筋与变速器上盖1相连(如图3所示),来提 高整体的强度,由于拨叉轴自锁装置(自锁钢球4和自锁弹簧6)位于前端支座处,前端布置 直线轴承座会使上盖前端中间的螺栓孔无法布置,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上盖前端中间螺栓孔 移至前端的两侧并增加一个螺栓孔(如图3a中a所示),考虑到螺栓的安装空间,螺栓凸台布 置必须高出孔座顶面。
2)上盖可装收集箱体内飞溅油的导油板。如图2所示,在上盖1的后端支座左侧并 靠近结合面的位置设置有两个小凸台面(图3b中c所示)与结合面平齐,这样可以在加工结 合面时把凸台面一并加工,在两个小凸台面中心位置设置螺栓盲孔,由于壁厚有限,必须在 与两个凸台平面对应的上盖上侧增加两个螺栓凸包(图3a中b所示)以便布置螺栓盲孔,两 个凸包的间距设置以安装倒档开关不干涉为宜。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了解,现对其工作原理和装配工艺作出如下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拨叉轴5通过两个直线轴承3前后支撑在上盖1的直线轴 承座孔内,拨叉轴5的球窝处布置有自锁钢球4和自锁弹簧6,碗形塞片2装在轴承座孔的端 部,目的是密封。装配时将直线轴承3通过套砸入上盖1的座孔内,再按照顺序安装拨叉轴5、 自锁装置(包括自锁钢球4和自锁弹簧6),最后安装碗形塞片2。
如图2所示:将导油板9的两个孔对准上盖1的两个螺栓孔,然后将防松垫圈8与螺 栓7配在一起从下往上安装,将导油板9固定在上盖1的结合面里侧,防松垫圈8的防松原理 是通过两个相互咬合的齿面的角度大于螺纹的升角,以达到防松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64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轮齿条自锁机构
- 下一篇:用于窑炉传动装置的防尘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