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味面疙瘩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6883.3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0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卢大马;陈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朱屯米粉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7/10 | 分类号: | A23L7/10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味 疙瘩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北方普遍食用的风味面疙瘩生产线。
背景技术
面疙瘩是中国北方尤其是河南一带特别普遍的一种汉族风味面食,以其配料样式多变,煮熟后晶莹、饱满、劲道而深受大家欢迎。面疙瘩加工时对水和面的配比以及加水后搅拌的时机和力道要求较高,以至于现在年轻一代想吃而不会做。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市场上出现了使用小型面疙瘩机加工出的成品面疙瘩——一种形状呈长梭形的小面团。由于设备结构所限,制作出的面疙瘩已脱离了原始手工加工出的面疙瘩的精髓,以至于形状和口感都不能很好的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品更趋手工制作口感的风味面疙瘩生产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风味面疙瘩生产线,包括拌面机,所述拌面机后部依次衔接设置有摇筛、隧道型蒸箱、凉架、拌油罐和控油台,所述摇筛的筛板自所述拌面机出口处向下倾斜设置,水平设置在隧道型蒸箱内的输送带的进料端延伸至所述筛板的出口下方,其出料端与后部的凉架接料输送带相衔接,所述凉架的出料输送带向后延伸至拌油罐的接料板上方,所述控油台的控油网板置于所述拌油罐的出口下方。
所述筛板为筛孔直径为8mm的不锈钢筛网,所述不锈钢筛网通过前、后连杆铰连在所述摇筛支架上。
所述拌油罐为滚筒式结构,其内腔中设置有螺旋输料绞龙;在所述拌油罐前部的接料板上方设置有与食用油槽相连通的喷油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生产出的成品面疙瘩口感更趋于手工制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风味面疙瘩生产线,包括拌面机1,在拌面机1后部依次衔接设置有摇筛2、隧道形蒸箱3、凉架4、拌油罐5和控油台6,摇筛2的筛板201自拌面机1出口处向下倾斜设置,为使生面疙瘩不粘在筛板上,筛板201可采用筛孔直径为8mm的不锈钢筛网,不锈钢筛网通过前后连杆202铰连在摇筛支架203上,在摇筛的筛板201下方设置有接面箱7,可将筛下的面粉和小颗粒面疙瘩回收,重复使用;水平设置在隧道型蒸箱3内的输送带8的进料端延伸至筛板201的出口下方,其出料端与后部的凉架4的接料输送带401相衔接,凉架4的出料输送带402向后延伸至拌油罐5的接料板501上方,控油台6的控油网板601置于拌油罐5的出口下方。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拌油罐5为滚筒式结构,其内腔中设置有螺旋输料绞龙502;在拌油罐5前部的接料板501上方设置有与食用油槽9相连通的喷油管1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将按比例配制的面粉和纯净水送入拌面机1中,持续搅拌成面疙瘩和絮状混合物时将其倒入摇筛2的筛板201上,摇动摇筛2,粒径小于8mm的面疙瘩和干面被筛下落入下方的接面箱7中,回收后重复使用,筛上的粒径大于8mm的面疙瘩被送入隧道形蒸箱3中熟化,熟化后的面疙瘩在凉架4上晾凉后喷淋上食用油,再送入拌油罐5中搅拌均匀,最后送入控油台6上控出多余油脂,然后密封、高温灭菌、再次冷却后即可得到熟化的面疙瘩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朱屯米粉食品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朱屯米粉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68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凉皮自动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食品机械加工用日光辐照模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