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轮挡泥板及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46133.8 | 申请日: | 2015-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9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 发明(设计)人: | 聂佳奇;岳群;赵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5/16 | 分类号: | B62D25/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轮 挡泥板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轮挡泥板及汽车。
背景技术
在越野车型的设计开发中,传统硬质塑料车轮挡泥板在满足其功能、造型 及可靠性的同时会使车辆的离去角减小,降低越野车的通过性。因而多数越野 车和重卡车轮挡泥板采用软质材料,既可满足遮挡泥土沙石的功能,又不影响 车辆的通过性,但会降低越野车造型的美观性和零部件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轮挡泥板及汽车,解决现有技 术中硬质塑料挡泥板会降低越野车的通过性,而软质材料挡泥板会降低越野车 造型的美观性和零部件的可靠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轮挡泥板,包括:
采用第一硬度材料制成的挡泥板上本体,所述挡泥板上本体的一侧分别与 汽车轮眉及轮罩连接;
采用第二硬度材料制成的挡泥板下本体,所述挡泥板下本体位于所述挡泥 板上本体的下部,且所述挡泥板上本体的下部与所述挡泥板下本体的上部连 接,所述第一硬度大于所述第二硬度。
其中,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挡泥板上本体与所述挡泥板下本体连接处的连接板;
所述挡泥板上本体与所述挡泥板下本体通过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挡泥板上本体的下部设置有一排连接柱;
所述挡泥板下本体的上部与所述连接板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柱相对 应的一排连接孔;
所述挡泥板下本体与所述连接板上的连接孔依次穿过所述连接柱后,所述 挡泥板下本体位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挡泥板上本体之间。
其中,所述挡泥板上本体与所述连接板下本体通过所述连接板热熔焊接在 一起。
其中,所述挡泥板上本体通过簧片螺母与自攻钉配合作用分别与所述轮眉 及所述轮罩连接。
其中,所述挡泥板上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轮眉相接触的干涉结构。
其中,所述挡泥板上本体采用硬质塑料注塑成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 如上所述的车轮挡泥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挡泥板,采用分体式结构,包括挡泥板上本体和 挡泥板下本体,挡泥板上本体的一侧分别与汽车轮眉及轮罩连接,挡泥板下本 体位于挡泥板上本体的下部,且挡泥板上本体的下部与挡泥板下本体的上部连 接。挡泥板上本体采用第一硬度材料制成,挡泥板下本体采用第二硬度材料制 成,其中,第一硬度大于第二硬度。由于挡泥板上本体采用硬度比较大的材料 制成,因此保证了汽车造型的美观性和零部件的可靠性,且能与车身及轮眉准 确配合;而挡泥板下本体采用硬度比较软的材料制成,因此既能满足遮挡泥土 沙石飞溅的功能,又不影响离去角,保证汽车的通过性。有效解决了现有硬质 塑料挡泥板会降低汽车通过性,而软质材料挡泥板会降低汽车造型美观性和零 部件可靠性的问题,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轮挡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轮挡泥板的爆炸图;
图3为图1中A-A面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B-B面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车轮挡泥板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车轮挡泥板,1-挡泥板上本体,2-挡泥板下本体,3-连接板,4-连接 柱,5-连接孔,6-轮眉,7-轮罩,8-自攻钉,9-簧片螺母,10-干涉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 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挡泥板,综合考虑造型、布置、通过性以及可靠 性等多方面需求,采用分体式结构,即可保证造型美观性、安装可靠性和遮挡 泥土沙石飞溅的功能性,又不影响越野车通过性。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挡泥板100,包括:
采用第一硬度材料制成的挡泥板上本体1,所述挡泥板上本体1的一侧分 别与汽车轮眉6及轮罩7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61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导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弹性元件的副车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