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轮制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7372.9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8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夏承钢;孙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7/00 | 分类号: | B60B27/00;B60T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18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制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底盘技术,具体是指一种车轮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汽车中,多采用内制动盘和外制动卡钳的制动装置,而采用环形制动盘和内制动卡钳的制动装置则几乎没有。中国专利申请CN101786446A公开了一种车轮制动装置,其包括环形制动盘和内制动卡钳,环形制动盘安设在车轮的内腔上,内制动卡钳安设在转向节上。虽然该公开的技术方案具有多种优点,但却具有一个较大的缺陷,由于安设在车轮上的环形制动盘夹设在内制动卡钳的凹槽里,而内制动卡钳安设在转向节上,因此当轮胎漏气时,难以实现快速拆卸和更换备用车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可以直接制动车轮,同时易于拆卸和更换车轮的车轮制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轮制动装置,包括:车轮,所述车轮包括轮辋组件和轮毂组件,其中,所述轮辋组件包括轮辋和轮辋凸台,所述轮毂组件包括轮毂、轮辐和轮辐凸台,所述轮辋凸台通过轮辋螺栓与所述轮辐凸台相连接;以及环形制动盘和内制动卡钳,其中,所述环形制动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环形制动盘的径向外侧的制动盘凸耳,所述制动盘凸耳通过制动盘螺栓与所述轮辐凸台相连接,所述内制动卡钳设置在转向节或车轮内的其它非旋转构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制动盘为内部通风式制动盘,或者表面开孔或开槽的实心制动盘。
进一步地,所述内制动卡钳为液压式制动卡钳、气压式制动卡钳或者机电式制动卡钳。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轮制动装置,包括:轮毂单元,包括:转动法兰和固定法兰,其中,所述转动法兰包括延伸至轮辋处的轮辐和延伸至轮辋处的轮辐凸台,所述固定法兰通过转向节螺栓设置于所述转向节上;车轮,所述车轮包括轮辋和轮辋凸台,所述轮辋凸台通过轮辋螺栓与所述轮毂单元的轮辐凸台相连接;以及环形制动盘和内制动卡钳,其中,所述环形制动盘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制动盘的径向外沿的制动盘凸耳,所述制动盘凸耳通过制动盘螺栓与所述轮辐凸台相连接,所述内制动卡钳设置在转向节或车轮内的其它非旋转构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制动盘为内部通风式制动盘,或者表面开孔或开槽的实心制动盘。
进一步地,所述内制动卡钳为液压式制动卡钳、气压式制动卡钳或者机电式制动卡钳。
本实用新型的车轮制动装置,将车轮分成通过轮辋螺栓联接的轮辋组件和轮毂组件,并将环形制动盘安设在轮辐凸台上,不仅实现了直接制动车轮,而且易于拆卸和更换车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轮制动装置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前向立体局部剖视图;以及
图2是第二具体实施例的含有轮辐的轮毂单元的前向立体局部剖视图。
图中:1,11,12,13,14,15,16分别是车轮、轮辋、轮辋凸台、轮毂、轮辐、轮辐凸台和轮胎;21,22,23,24分别是轮辋螺栓、轮辋螺母、制动盘螺栓和转向节螺栓;3,31分别是环形制动盘和制动盘凸耳;4是内制动卡钳;5,51,52,53,54分别是轮毂单元、转动法兰、固定法兰、车轮螺栓、车轮螺母;6是转向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应理解,实施例仅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第一具体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轮制动装置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前向立体局部剖视图。参考图1,车轮制动装置包括:车轮1,包括轮辋组件和轮毂组件,其中,轮辋组件包括轮辋11和轮辋凸台12,轮毂组件包括轮毂13、轮辐14和轮辐凸台15,轮辋凸台12通过轮辋螺栓21与轮辐凸台15相连接;环形制动盘3和内制动卡钳4,其中,环形制动盘3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制动盘3径向外沿的制动盘凸耳31,制动盘凸耳31通过制动盘螺栓23与轮辐凸台15相连接,内制动卡钳4设置在转向节6上。
轮毂组件通过车轮螺栓53和车轮螺母54固接在轮毂单元的转动法兰51上,如同常规车轮安装到在轮毂单元上那样。但在更换车轮1时,并不需要拆下车轮螺母54,只需要将轮辋螺母22拆下,然后将安设了环形制动盘3的轮辋组件从轮毂组件上退出即可。
环形制动盘3为内部通风式制动盘,或者表面打孔或开槽的实心制动盘,或者任何其它形式的制动盘。相对于常用的内制动盘,环形制动盘3的有效摩擦半径可提高约15%,更适用于大功率和高速度的高性能车辆。由于环形制动盘3工作时会产生热膨胀,环形制动盘3和轮辐凸台15之间的联接方式应为浮动式,例如采用浮动螺栓作为制动盘螺栓23来联接两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73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门油封检测拉压连续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功耗高精度热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