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1921.0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1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东 |
主分类号: | F01P3/20 | 分类号: | F01P3/20;F01P3/18;F02F1/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发动机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组合式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工作时,某些零件(如气缸)会产生高温,为防止发动机过热,需要对发动机进行冷却。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主要工作是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由于发动机在适当的温度状态下运行是最佳的,因此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另一个作用是使发动机尽快升温,使其保持恒温,防止发动机因高温而加快发动机组件的磨损。
发动机冷却系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水冷系统,另一类是风冷系统。风冷系统为早期冷却技术,其是通过发动机缸体表面附着的铝片对气缸进行散热的,需要一个功率强大的风扇向这些铝片吹风,使铝片向空气中散热,从而达到冷却发动机的目的。水冷系统是通过发动机中的管道和通路进行液体的循环,当液体经高温发动机时会吸收热量,从而降低发动机的温度,水冷系统是目前发动机的主流冷却系统。
目前,水冷发动机的气缸盖和气缸体上都铸有冷却水套,水泵将冷却液自散热器中吸出并加压输送到气缸体水套,冷却液吸收气缸体的热量温度升高,继而流到气缸盖水套,冷却缸盖后从气缸盖顶部的节温器流到散热器中,由于电动风扇的强力抽吸,空气由前向后高速通过散热器,因而受热后的冷却液在流经散热器的过程中,热量不断散发到大气中去,使冷却液得到冷却,被冷却的冷却液流到散热器的下水室后,在水泵的作用下重又流回到发动机中,由此不断循环,使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零部件不断得到冷却。现有的水冷发动机需要铸造冷却水套,制造工艺较为繁琐,且成本较高;并且,冷却水套增加了发动机的体积及重量,无法实现重量轻、功率大的发动机的制造,因此需要对现有发动机冷却系统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组合式发动机的冷却系统,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利用铜管缠绕在气缸缸头上,通过循环泵使冷却液在铜管中循环换热,并通过散热器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不仅简化了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制造工艺,减小了发动机的体积和重量,而且发动机的冷却快,冷却效果好,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解决了10000r/min左右的高转速发动机的散热难题;同时,降低了发动机的制造成本和制造难度,个人爱好者即可轻易制造成功。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式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包括循环泵、散热器和铜管,所述的铜管依次缠绕于发动机机体的气缸缸头上,所述的循环泵和散热器串联在铜管的管路上,形成冷却液循环回路。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铜管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气缸缸头的顶部还设有防脱帽。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铜管内循环的冷却液为水或防冻液。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式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其铜管依次缠绕于发动机机体的气缸缸头上,循环泵和散热器串联在铜管的管路上,形成冷却液循环回路,利用铜管缠绕在气缸缸头上,通过循环泵使冷却液在铜管中循环换热,并通过散热器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不仅简化了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制造工艺,减小了发动机的体积和重量,而且发动机的冷却快,冷却效果好,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解决了10000r/min左右的高转速发动机的散热难题;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式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其铜管在气缸缸头上缠绕简单方便,无需复杂工艺及设备,人工缠绕即可实现,降低了发动机的制造成本和制造难度,个人爱好者即可轻易制造成功;缠绕在气缸缸头上的铜管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增加了铜管与气缸的接触面积,铜管的热传导效果好,提高了冷却系统的冷却效率;并且,冷却液用量极少,大幅减轻了发动机的重量和体积;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式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其气缸缸头的顶部还设有防脱帽,可有效防止缠绕于气缸缸头上的铜管脱落,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式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发动机机体;2、气缸缸头;21、防脱帽;3、循环泵;4、散热器;5、铜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东,未经陈建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19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进气歧管涡流控制装置
- 下一篇:汽车预催隔热罩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