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态分子助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9183.1 | 申请日: | 2015-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7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曾奎谚;江岳声;陈文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锦坚;陈文锋 |
主分类号: | F02M25/00 | 分类号: | F02M25/00;F02M25/0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9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态 分子 助燃 | ||
1.一种气态分子助燃器,包括一容置有液体(120)的瓶体(110),分别穿设于瓶体(110)的一进气管(130)以及一出气导管(14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30)位于瓶体(110)的下方,其两端分别为第一进气端(132)及第一出气端(134),第一进气端(132)位于瓶体(110)外,第一出气端(134)浸于液体(120)中;所述出气导管(140)位于瓶体(110)的上方,其内部设有一水分子滤材(180),出气导管(140)两端分别为第二进气端(142)及第二出气端(146),第二进气端(142)位于瓶体(110)内并与第一出气端(134)相连通,第二出气端(142)则位于瓶体(110)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态分子助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导管(140)内还设有一螺旋状导管(200),螺旋状导管(200)位于水分子滤材(180)与第一出气端(13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态分子助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导管(140)的管径大于进气管(130)的管径,且第一出气端(134)伸入第二进气端(14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态分子助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燃器还包括一马达(150)与一连接管(160),马达(150)邻近进气管(130),连接管(160)分别连接进气管(130)及马达(1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态分子助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150)设置于瓶体(100)的上方,并通过连接管(160)与进气管(130)的第一进气端(13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态分子助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150)上设有一用于侦测电压值并启闭马达(150)运转的微处理器(15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态分子助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子滤材(180)为立体蜂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态分子助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燃器还包括复数孔洞(212)的一稳定板(210),稳定板(210)直立地穿设于出气导管(140)并容置于瓶体(110)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态分子助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燃器还包括一用于加热液体(120)的加热器(190),加热器(190)设置于瓶体(110)内并邻近瓶体(110)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锦坚;陈文锋,未经徐锦坚;陈文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918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喷摩托车用下置油泵
- 下一篇:一种带后油封面防漏油结构的新型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