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碰撞试验假人肋骨标定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7368.0 | 申请日: | 2015-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9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许述财;洪伟;许杨杨;陈卫静;李淑磊;黄彬兵;安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13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碰撞 试验 假人 肋骨 标定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碰撞试验假人肋骨标定设备。
背景技术
在汽车安全检测技术领域,汽车碰撞试验是检验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测试手段,而试验用假人作为汽车碰撞试验的基础工具,对汽车安全事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用于汽车碰撞试验中的假人,为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每次进行实验前都要对其进行重新标定。现有技术中,针对假人肋骨标定的设备,采用试验台和支架结构,试验台上安装假人肋骨,支架顶部安装滑轮,滑轮上饶一根绳索,绳索的一端连接冲击锤,拉动绳索的另一端提升冲击锤,操作人员用量尺量冲击锤的高度,待将冲击锤拉至所需高度时,释放冲击锤,冲击锤与假人肋骨发生碰撞,完成假人肋骨的撞击试验。但是现有的标定设备还存在以下问题:
(1)对于冲击锤的提升高度都是操作人员用量尺测量冲击锤的高度,不仅存在测量精度不准确,操作不方便,还存在人为测量误差较大的问题,从而导致标定试验不正确。
(2)由于操作人员身高的原因,只能将冲击锤提升至2米以下的高度进行撞击试验,试验范围较小。
(3)冲击锤的提升采用的是滑轮与绳索的配合使用,冲击锤在提升的过程中,重心很难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影响测量的准确度。
(4)通过手拉绳索提升冲击锤的高度,然后释放,摆锤高度无法精确定位,释放后的速度得不到精确控制,所以试验操作缺乏精度,且浪费人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利用一种试验精度高、操作简单可靠的汽车碰撞试验假人肋骨标定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碰撞试验假人肋骨标定设备,包括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用于安装假人肋骨的试验台、冲击锤及用于将所述冲击锤提升至所需高度的且与所述冲击锤相分离连接的提升机构,所述标定设备还包括用于实时显示所述冲击锤的高度的显示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标定设备还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纵向导轨,所述冲击锤与所述纵向导轨滑动连接且沿纵向方向运动。
优选地,所述提升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提升电机、一端与所述提升电机相连的绳索及连接在所述绳索的另一端的与所述冲击锤相分离连接的释放装置,所述释放装置还与所述纵向导轨滑动连接且沿纵向方向运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标定设备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提升电机工作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还用于控制所述释放装置与所述冲击锤相分离或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释放装置具有与所述冲击锤相分离或连接的电磁铁,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释放装置通断电的开关,当所述释放装置通电时,所述电磁铁与所述冲击锤分离;当所述释放装置断电时,所述电磁铁与所述冲击锤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导轨包括分别竖直设置在所述试验台两侧的导绳,两侧所述导绳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支架相连,所述冲击锤分别与两侧所述导绳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竖直设置的立杆、分别横向设置在所述立杆的上端和下端的上连杆和下连杆,所述上连杆、下连杆上分别设置有挂钩,所述导绳的两端与所述挂钩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标定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用于测量所述冲击锤的高度的标尺。
进一步地,所述冲击锤的提升高度为H,0<H≤6米。
进一步地,所述试验台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试验平台及安装在所述试验平台上的用于安装假人肋骨的安装架,所述试验平台对应所述假人肋骨的位置开设用于避让所述假人肋骨的避让孔。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标定设备能够实时显示冲击锤的高度,相比现有的操作人员用量尺量冲击锤的高度,操作更加简单,准确性更高,标定试验更加精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假人肋骨标定设备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中:1、支架;2、试验台;3、冲击锤;4、释放装置;5、导绳;6、立杆;7、上连杆;8、下连杆;9、挂钩;10、试验平台;11、安装架;12、避让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未经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73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模转向角度测试仪
- 下一篇:一种带温湿度影响的低频振动校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