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紧急制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5570.3 | 申请日: | 201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2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邓建国;卢军;黎志农;韦春莲;陆佩芬;樊一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燎旺车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24 | 分类号: | B60T13/24;B60T13/68;B60T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7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紧急制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制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紧急制动系 统。
背景技术
汽车紧急制动系统是汽车底盘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着汽车行驶的 安全性,它是保证正常驾驶的前提,直接影响着驾驶员的人身安全,制 动系统在汽车行驶中的重要决定它存在的重要价值,目前制动系统的结 构与制定性能相对比较完善,而在遇见特殊情况下或是意外事故需要紧 急刹车的情况下,由于驾驶员神经过于紧张疲劳,及其容易将油门误当 做刹车踩,从而造成严重交通事故,对于这种情况是目前的制动器是一 个漏洞,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汽车 紧急制动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 种汽车紧急制动系统,包括汽车刹车系统、硅液方向盘、气缸、第一空 气电磁阀、储气瓶、控制器、第二空气电磁阀、压力传感器、引压管, 汽车刹车系统与气缸相连,气缸分别与第一空气电磁阀和第二空气电磁 阀相连,第一空气电磁阀分别与储气瓶、控制器相连,第二空气电磁阀 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与压力传感器相连,压力传感器通过引压管与硅 液方向盘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空气电磁阀和第二空气电磁阀均采用ZCK空 气电磁阀。
作为优选,所述的汽车刹车系统包括汽车车辆刹车系统、汽车刹车 总泵和刹车杆,汽车车辆刹车系统与汽车刹车总泵相连,汽车刹车总泵 分别与刹车杆和气缸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能根据人的条件反射做出紧急制动,大大 提高了驾车安全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 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紧急制动系 统,包括汽车刹车系统1、硅液方向盘2、气缸3、第一空气电磁阀4、 储气瓶5、控制器6、第二空气电磁阀7、压力传感器8、引压管9,汽车 刹车系统1与气缸3相连,气缸3分别与第一空气电磁阀4和第二空气 电磁阀7相连,第一空气电磁阀4分别与储气瓶5、控制器6相连,第二 空气电磁阀7与控制器6相连,控制器6与压力传感器8相连,压力传 感器8通过引压管9与硅液方向盘2相连。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第一空气电磁阀4和第二空气电磁阀7均采 用ZCK空气电磁阀。
此外,所述的汽车刹车系统1包括汽车车辆刹车系统11、汽车刹车 总泵12和刹车杆13,汽车车辆刹车系统11与汽车刹车总泵12相连,汽 车刹车总泵12分别与刹车杆13和气缸3相连。
本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在方向盘中注入硅液,在驾驶员紧急情况下下 意识的握紧方向盘,使得硅液产生一定的压力,该压力通过引压管传递 到压力传感器上,得出相应的电量值,然后通过电信号控制器改变该电 信号成为控制空气电磁阀的电量,该电量控制控制电磁阀打开,使得储 气罐内的压缩控制通过空气电磁阀经过热交换器传递到下面的气缸中, 由于大气压原因推动气缸中的杆件动作,再推动汽车本身刹车总缸杆件 的动作,进而可以保证完成紧急刹车。
本具体实施方式能根据人的条件反射做出紧急制动,大大提高了驾 车安全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实用性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 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 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 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 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燎旺车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宁燎旺车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55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