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仿生柔性腕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0230.5 | 申请日: | 2015-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5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秋菊;陈宵燕;孙沂琳;陈海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5/10 | 分类号: | B25J15/10;B25J1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生 柔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仿生柔性腕手。
背景技术
机器人手作为机器人的重要部件而成为越来越多机器人研究者的研究对象,目前机器人手主要分为两大类:灵巧手和欠驱动手。灵巧手主要为仿人手,可以在控制算法、传感系统、控制系统的综合作用下,灵活地完成人手所能完成的多数动作,但是灵巧手,制造困难,控制复杂,价格昂贵,维护难度大。欠驱动手能通过较少数目的驱动器实现较多关节自由度,抓取物体时具有自适应能力,同时装置成本较低、控制简单,但是欠驱动手运动形式较为固定,手掌构型不能变化,抓取对象受限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机械手,控制难度大、制造成本高等缺点,提供一种仿生柔性腕手,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驱动数目少,控制易实现,可实现对不同形状、不同大小对象的夹持。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仿生柔性腕手,包括顶板和手掌安装板,所述顶板上开有两个走线孔;所述顶板上安装有两个定滑轮及四个铰链;所述手掌安装板上安装有四个铰链:所述四个铰链通过四根摆动杆分别与顶板上的四个铰链相连;所述手掌安装板上安装有两个定滑轮;所述手掌安装板上安装有一块形状记忆合金;所述手掌安装板上通过铰链安装有四根连杆;所述四根连杆上各固连一个齿轮,其中齿轮一与齿轮二配合,齿轮三与齿轮四配合;所述四根连杆通过铰链与四块手指安装板连接;所述四块手指安装板上各安装有一个自适应柔软手指。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顶板上开有两个走线孔并安装有两个定滑轮及四个铰链。
所述手掌安装板上安装有四个铰链并通过四根连杆分别与顶板上的四个铰链相连。
所述手掌安装板上安装有一块形状记忆合金。
所述手掌安装板上通过铰链安装有四根连杆。
所述四根连杆)上各固连一个齿轮,其中齿轮一与齿轮二配合,齿轮三与齿轮四配合。
所述四根连杆通过铰链与四块手指安装板连接,四块手指安装板上各安装有一个自适应柔软手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采用自适应柔软手指、剪叉机构手掌以及形状记忆合金,可实现手掌的伸缩与弯曲变形,以及对物体的自适应抓取,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驱动数目少,控制易实现,对不同形状、不同大小对象稳定夹持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手掌常态结构斜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手掌常态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手掌弯曲结构斜视图。
图5为本发明手掌弯曲结构正视图。
图6为本发明手掌对称缩回结构斜视图。
图7为本发明手掌对称缩回结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手掌非对称结构斜视图。
图9为本发明手掌非对称结构仰视图。
其中:1、顶板;2、手掌安装板;3、走线孔1;4、走线孔2;5、定滑轮1;6、定滑轮2;7、铰链1;8、铰链2;9、铰链3;10、铰链4;11、铰链5;12、铰链6;13、铰链7;14、铰链8;15、摆动杆1;16、摆动杆2;17、摆动杆3;18、摆动杆4;19、定滑轮3;20、定滑轮4;21、形状记忆合金;22、连杆1;23、连杆2;24、连杆3;25、连杆4;26、齿轮一;27、齿轮二;28、齿轮三;29、齿轮四;30、手指安装板1;31、手指安装板2;32、手指安装板3;33、手指安装板4;34、自适应柔软手指;35、自适应柔软手指;36、自适应柔软手指;37、自适应柔软手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仿生柔性腕手,包括顶板1和手掌安装板2,所述顶板1上开有两个走线孔;所述顶板1上安装有定滑轮5、6及铰链7-10;所述手掌安装板2上 安装有铰链11-14;所述铰链11-14通过摆动杆杆15-18分别与顶板上的铰链7-10相连;所述手掌安装板2上安装有定滑轮19-20;所述手掌安装板2上安装有一块形状记忆合金21;所述手掌安装板2上通过铰链安装有连杆22-25;所述连杆22-25上各固连一个齿轮,其中齿轮一与齿轮二配合,齿轮三与齿轮四配合;所述连杆22-25通过铰链与手指安装板30-33连接;所述手指安装板30-33上各安装有一个自适应柔软手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02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奇异点的三自由度腕部结构
- 下一篇:一种自动夹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