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制动系统排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6434.7 | 申请日: | 2015-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5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范亮;蔡永周;罗建林;岳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5/00 | 分类号: | B60S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制动 系统 排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动系统排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制动系统排空装置。
背景技术
新车下线或车辆制动系统维修,均需对车辆制动系统进行排空并加注制动液。在进行排空和加注制动液时,汽车液压制动系统管路中如有空气,将会影响汽车的制动性能及踏板的感觉。
在试制试验车间、修车厂等地一般使用制动液加注机对制动系统进行排空并加制动液。制动液加注机主要由:储液罐,液、气管路,液、气管路控制阀,加注端口等构成。制动液加注机工作过程中,在加注机储液罐加注制动液后,加注机储液罐的进气端口连接气压源,加注端口连接制动系统的发动机储液罐,打开液、气管路控制阀,在外部气压源的压力作用下,加注机储液罐里的制动液经过发动机储液罐进入制动系统中,进而把制动系统里的空气排出,制动液充满制动系统的管路,从而完成制动系统排空和制动液的加注。
制动液加注机工作时须有气压源来提供气压,因此使用时易受场地限制,且携带不便。同时,由于气压源的气压大,制动系统内部一出现堵塞,就容易造成制动系统的发动机储液罐爆裂。
另外,由于车辆的制动液加注口的大小尺寸不同,经常致使用于排空的设备连接不上加注口,只能采取传统的排空方法即在发动机储液罐加注制动液后,采取人工踩制动踏板的方式进行排空,耗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采用制动液加注机进行排空时需要配备气压源而造成场地受限制,同时解决采用制动液加注机给发动机储液罐加制动液时导致的发动机储液罐爆裂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制动系统排空装置,其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真空泵、制动液回收装置、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真空泵通过第一连接管与制动液回收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制动液回收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制动系统的排气口连接的接口;所述第二连接管具有透明观察段。
上述的车辆制动系统排空装置中,所述接口为柔性接口。
上述的车辆制动系统排空装置中,所述接口的内径从接口的端部到接口与第二连接管的连接处逐渐增大。
上述的车辆制动系统排空装置中,所述接口的最小内径小于制动系统的排气口的外径。
上述的车辆制动系统排空装置中,所述第二连接管为透明管体。
上述的车辆制动系统排空装置中,所述制动液回收装置为油气分离装置。
上述的车辆制动系统排空装置中,所述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罐、放油阀和空气排放口,所述第二连接管与分离罐的顶部连接,所述放油阀设于分离罐的底部,所述空气排放口设于分离罐的顶部。
上述的车辆制动系统排空装置中,所述真空泵为电动真空泵,所述壳体上设有电源,所述电动真空泵的电源开关设于所述壳体的外部。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车辆制动系统排空装置,该排空装置结构简单、易操作、可移动和成本低,进行制动系统的排空过程中,利用真空泵提供负压以抽取携带有空气的制动液,并通过观察连接管内的制动液中是否还存在有空气作为排空过程结束与否的基准,整个排空过程不需要气压源,该排空装置的使用不受工作区域的限制,同时避免了发动机储液罐爆裂的问题。
进一步地,接口为柔性接口,其具有弹性变形,可适用于不同大小尺寸的车辆制动系统排气口使用,其应用范围广;
此外,接口的内径从接口的端部到接口与第二连接管的连接处逐渐增大,接口与连接管之间的密封效果好。
更进一步地,采用油气分离装置,制动液得以回收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车辆制动系统排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车辆制动系统排空方法的原理图。
其中,1、壳体;2、真空泵;3、油气分离装置;31、分离罐;32、放油阀;33、空气排放口;4、第一连接管;5、电源开关;6、第二连接管;7、接口;8、制动系统;81、排气口;82、制动管;9、行走机构;10、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64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辅助应急制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