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缓释效果的微囊悬浮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28860.6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4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崔郭勤;卢瑞;石仕福;韦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25/18 | 分类号: | A01N25/18;A01N25/28;A01N25/04;A01N51/00;A01N43/56;A01N43/90;A01N57/24;A01N47/24;A01P7/04;A01P3/00;A01P1/00 |
代理公司: | 广西慧拓律师事务所 45116 | 代理人: | 黄九华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效果 悬浮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缓释性能的微囊悬浮剂,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农药活性成分1%~40%、多元醇5%~15%、发泡剂0.1~10%、催化剂0.001%~2%、异氰酸酯0.3%~15%、润湿分散剂5%~15%、粘度调节剂0.1%~1%、抗冻剂1%~4%、防腐剂0.1%~1%、消泡剂0.05%~0.5%、水30%~85%。该微囊悬浮剂中有效成分其杀虫活性成分指噻虫嗪、噻虫胺、呋虫胺、唑虫酰胺、吡虫啉、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中一种或两种组合物;其杀菌活性成分指毒氟磷、吡唑醚菌酯中一种或两种组合物。本发明中的囊材为生物可降解性聚氨酯泡沫,该微胶囊制剂具有可降解,缓释效果好等优点,能提高有效成分利用率,降低施用成本,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黑条矮缩病、水稻纹枯病等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达9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缓释效果的微囊悬浮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囊化技术是指利用天然或者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密胺树脂、脲醛树脂、聚氨酯等)形成核-壳结构微小容器,将农药包覆其中,形成具有一定包覆强度的微囊,通过选择性半透膜,有控制的释放农药,发挥相应药效作用。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于2012年发表“微囊悬浮种衣剂”专利技术(专利号ZL200810211734.9)。摘要:该发明提供一种含有杀虫剂和杀菌剂的悬浮种衣剂,其活性成分存在于为囊中,能够延长活性成分的持效期,其壁材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活性成分与壁材的总量比为1:10~10:1。改微囊悬浮剂制备分两步进行,①微囊制备:有效成分用有机溶剂溶解(一氯甲烷、二氯甲烷等)后,加入溶有囊材、乳化剂的水体中,高速剪切乳化至乳化液滴1-5微米,机械搅拌并加热使有机溶剂完全挥发。②微囊水基性悬浮:将种衣成膜剂在水中溶解,加入润湿分散剂剂,悬浮稳定剂、警戒色、防冻剂、防腐剂,边搅拌边加入第一步制成的微囊中,继续搅拌即成悬浮种衣剂。
本发明中“微囊悬浮剂”的壁材为可降解性聚氨酯泡沫。相对于目前公开的微囊悬浮剂,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
①采用的“微囊悬浮剂”技术,相对于常规的“乳化-溶剂法”和“乳化-去溶剂法”制备微胶囊技术,由于使用高分材料直接包覆分散的悬浮剂固体微粒,不添加有机溶剂,具有更明显的成本优势,环保控释,大大提高微囊悬浮剂安全性。
②聚氨酯泡沫由多元醇、异氰酸酯及各种助剂通过高速混合搅拌反应而成。相比于目前常用的界面聚合法、原位聚合法、乳液聚合法等微胶囊制备方法,以聚氨酯泡沫为微囊壁材,具有操作快捷简便、避免有机溶剂的使用等优点。
③在聚氨酯发泡材料中引进植物基聚醚多元醇成分,可改善其微生物降解性能,减少农药实施过程中由壁材带来的环境污染。
④植物基聚醚多元醇是以农作物秸秆、甘蔗渣、木屑等各种农林废弃物为原料通过液化手段制备而成,以此部分或全部代替石油基聚醚多元醇制备聚氨酯泡沫,不仅能充分利用我国现有来源丰富且价格低廉的农林废弃物,降低生产成本,还能缓解石油基产品过度使用引起的石油危机,社会效益明显。
发明内容
针对现在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缓释效果的微囊悬浮剂,该悬浮剂活性成分存在于微囊中,当施用时,活性成分缓慢释放,可以延长有效成分的持效期;成囊材料中引进植物基聚醚多元醇成分,生物自动降解快;体系中不含有有机溶剂,降低环境的污染并能减少药害。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具有缓释效果的微囊悬浮剂,该悬浮剂由以下几种重量份比组成:农药活性成分1%~40%、多元醇0.1%~15%、发泡剂0.1~2%、催化剂0.001%~2%、异氰酸酯0.3%~15%、润湿分散剂5%~15%、粘度调节剂0.1%~1%、抗冻剂1%~4%、防腐剂0.1%~1%、消泡剂0.05%~ 0.5%、水30%~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88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辛硫磷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黑尾近红鲌精子保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