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内滞留乘员状态识别及险态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79628.0 | 申请日: | 2015-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3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恒;姚宝珍;朱有明;张亮;赵秀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21/015 | 分类号: | B60R21/015;B60H1/00;B60Q5/00;B60Q9/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馨;李洪福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滞留 乘员 状态 识别 控制系统 | ||
1.一种车内滞留乘员状态识别及险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监测单元,该单元包括监测座椅压力参数的无源压力传感器模块,监测车内人员体征参数和运动状态参数的人体监测模块,监测车内有害气体浓度参数的空气传感器模块以及温度传感器;
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监测单元上传的压力参数和体征参数判定当前车内是否有乘员滞留;以及至少控制车窗的执行单元;
车辆停止、车门关闭超过阈值时间I后,监测单元开始向所述的控制单元发送监测得到的参数;若所述的控制单元判定车内有乘员滞留,根据所述的运动状态参数、有害气体浓度参数和温度判定所述滞留人员状态,根据人员状态控制执行单元执行通风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滞留乘员状态识别及险态控制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人体检测模块为:红外微波传感器;所述的执行单元还包括:车辆风机空调设备、灯光设备、喇叭和远程通信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内滞留乘员状态识别及险态控制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控制单元判定车内存在滞留人员的过程为:
所述的控制单元接收到所述的座椅压力参数,判定座椅是否存在重物;若判定存在重物,控制所述的人体监测模块工作,确认重物是否为滞留人员;若确认为滞留人员,通过事先设定的座椅压力参数阈值判定滞留人员为成年人;
若滞留人员为成年人,则人体监测模块继续工作,检测滞留的成年人是否处于活动状态;若处于活动状态,则不向所述的执行单元发送指令;
若滞留的成年人处于静止状态,则分析有害气体浓度参数和温度是否超标;
若超标,则向所述的执行单元发送指令,打开车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内滞留乘员状态识别及险态控制系统,其特征还在当所述的控制单元检测到车内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控制执行单元打开车窗同时开启车辆风机空调设备,向车内输入新鲜空气并调节温度至合理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内滞留乘员状态识别及险态控制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风机空调设备运行超过阈值时间II,所述车内有害气体参数和温度没有降至合理区间,则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的灯光设备开启闪光灯、喇叭响起和远程通信设备工作,开启闪光灯、启动喇叭向外界报警,向指定移动通信设备发出报警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内滞留乘员状态识别及险态控制系统,其特征还在于若所述的控制单元判定当前车内的滞留人员为儿童:
则所述的控制单元根据阈值时间III时间内的运动状态参数是否由活跃转为相对静止;若是,则控制所述的风机空调设备、灯光设备、喇叭和远程通信设备工作,同时进行通风、闪光灯开启、喇叭响起并向指定通信设备发出报警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内滞留乘员状态识别及险态控制系统,其特征还在于若检测到车内滞留儿童一直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则所述的控制单元监测所述的温度和有害气体浓度参数,当温度和有害气体浓度超过允许值时,控制单元控制执行单元降下车窗、启动风机空调降温通风;
经过阈值时间IV,若所述的温度和有害气体浓度参数仍然没有降至合理区间,则所述的控制单元继续保持车窗开启和风机空调降温,同时控制闪光灯开启、喇叭响起、远程设备工作向指定通信设备发送报警信息;若经过阈值时间IV有害气体参数和温度降至合理区间,则控制单元控制风机停止工作并升起车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7962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防滑防摔功能的磁铁定位鞋
- 下一篇:液气混合式主动防撞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