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口角炎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49325.4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7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燕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2 | 分类号: | A61K36/8962;A61P1/02;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赵永伟 |
地址: | 266321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口角炎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治疗口角炎的药物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治疗口角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口角炎(angularcheilitis)俗称“烂嘴角”,是不同因素所致的口角部位的皮肤及其临近黏膜的急性或慢性炎症;主要在儿童间流行,与化脓性球菌或白色念珠菌感染或缺乏维生素B2、维生素P等有关。
口角炎最初为唇干燥,口角处红斑、水肿、渗液、结痂;转入慢性时,局部黏膜皮肤湿润、皲裂、粗糙脱屑伴有以口角向外的放射性皱纹。若由营养不良、贫血、核黄素缺乏引起,可伴有口腔、舌及阴部黏膜损害,如光面舌、阴囊皮肤发红及相应的全身症状。多两侧对称,亦可单侧发病,自觉有烧灼感。营养不良的儿童,口角及其周围可出现脓疱,多与化脓球菌感染有关。
口角炎发病的病理和病因可以分为:一、机械因素,如,牙齿位置不合适,致使上唇压叠于下唇,口角发生皱褶,该处黏膜经常处于浸渍中。二、营养缺乏,核黄素缺乏,同时,可伴有草莓样舌和阴囊瘙痒等。三、劳动量过强、体力消耗过多或身体衰弱、营养不良、铁、蛋白质供给不足和多种维生素缺乏,如烟酸、维生素B6等可致本病。四、感染:病原菌多为低毒性的化脓球菌或白色念珠菌,多见于儿童。五、某些皮肤病,如:异位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异常合并有口角皮炎。六、流涎病浸润口角可引起本病;咬指、咬笔杆等也可引起本病。
目前,治疗口角炎多以西药为主,兼以食疗和维生素为辅,但是,目前大多数西药以抗生素为主,给患者带来一定的身体损害。现有治疗口角炎的中药,药味浓郁,苦中带涩,难以下咽;而且,疗程长,见效慢,患者常常因为对口服中药反感而拒绝选择中药治疗口角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口角炎的中药组合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治疗口角炎的药物副作用大、见效慢和服用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口角炎的中药组合物,其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的:
所述中药组合物外敷使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狼把草6-9份、白头翁12-18份、远志10-15份、百花蛇舌草6-9份、穿心莲10-15份、炙甘草10-15份、青黛12-18份、大蒜6-9份、山豆根12-18份、白术12-18份、红藤10-15份、败酱草10-15份、鱼腥草10-15份、诃子6-9份、马齿笕6-9份、金银花12-18份、贯众6-9份、冰片6-9份。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狼把草:味苦、性甘、微平;归心、肺和大肠经;具有养阴益肺,厚肠止痢,解毒疗疮的功效;主治感冒,扁桃体炎,咽喉炎,肠炎,痢疾,肝炎,泌尿系感染,肺结核盗汗,闭经;外用治疖肿,湿疹,皮癣。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白头翁:味苦,性寒;归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主治热毒痢疾,鼻衄,血痔,带下,阴痒,痈疮,瘰疬。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远志:味苦、性辛、微温;归心、肾、肺经;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的功效;主治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百花蛇舌草:苦甘,性寒;归心、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清热散瘀,清小儿疳积的功效;主治肺热喘咳,扁桃体炎,咽喉炎,阑尾炎,痢疾,黄疸,盆腔炎,附件炎,痈肿疔疮,毒蛇咬伤。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穿心莲:味苦,性寒;归心、肺、大肠、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炙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和胃经;具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可解附子毒。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青黛:味咸,性寒;归肝、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的功效;主治温病热盛,斑疹,吐血、咯血,咽痛口疮,小儿惊痫,疮肿,丹毒,蛇虫咬伤。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大蒜:性温、味辛;归脾、胃、肺经;具有温中行滞,解毒,杀虫的功效;主治脘腹冷痛,痢疾,泄泻,肺痨,百日咳,感冒,痈疖肿毒,肠痈,癣疮,蛇虫咬伤,钩虫病,蛲虫病,带下阴痒,疟疾,喉痹,水肿。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山豆根:味苦,性寒,无毒;归肺、胃经;具有解诸药毒,消肿利咽的功效;主治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白术:味苦、性甘、微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主治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燕,未经李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93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