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66174.6 | 申请日: | 2015-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59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梶浦干弘;岩瀬阳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L1/348 | 分类号: | F01L1/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蕴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气门 正时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抑制供电用刷的磨损粉附着于角度检测部件的不良情况、可对于该角度检测部件确保良好的检测精度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通过将供电用刷(47a、47b)不配置于角度传感器(60)的靶(64)的铅垂方向正上方的、与该靶(64)重合的周向位置,能够抑制因重力下降的供电用刷(47a、47b)的磨损粉向靶(64)附着的不良情况,从而能够对于角度传感器(60)确保良好的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基于电动促动器的旋转力进行的气门正时控制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已知有例如以下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
即,在该气门正时控制装置中,在电动马达的前端侧配置有供电板,并且该供电板的外侧被罩部件覆盖,使滑动自如地设于罩部件所具有的保持孔中的供电刷接触设于供电板的外侧面的滑环,从而对电动马达进行供电。
而且,在罩部件与马达输出轴的轴向之间设有所谓的电磁感应型的角度检测部件,该角度检测部件由固定于马达输出轴的顶端的被检测部、以及与该被检测部隔开规定的轴向间隙并与罩部件相对配置的检测部构成,通过用该角度检测部件检测出马达输出轴的旋转角度,用于进行电动马达的驱动控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0364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所述以往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中,由于采用供电用刷配置于罩部件的铅垂方向的大致上端部的结构,因此在因供电用刷与保持孔的滑动接触而产生的磨损粉基于重力下降时,担心该磨损粉附着于角度检测部件,导致该角度检测部件的检测精度降低。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以往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申请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供电用刷的磨损粉附着于角度检测部件的不良情况、从而能够对于该角度检测部件确保良好的检测精度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
本发明是一种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通过变更第2部件相对于第 1部件的相对旋转位置,能够改变发动机阀的工作特性,其特征在于,该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包括:电动马达,其通过使马达输出轴旋转而使第 2部件相对于所述第1部件进行相对旋转;减速机构,其将所述马达输出轴的旋转减速并传递到所述第2部件,从而使所述第2部件相对于所述第1部件进行相对旋转;滑环,其设于所述电动马达的顶端侧面;罩部件,其以覆盖所述电动马达的顶端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设置;供电用刷,其设于所述罩部件,并与所述滑环接触;以及角度检测机构,其具有设于所述马达输出轴的被检测部、以及设于所述罩部件并隔着规定的轴向间隙与所述被检测部相对配置的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马达输出轴的旋转角度;所述供电用刷设为不在所述被检测部的铅垂方向正上方与该被检测部重合。
根据本发明,由于供电用刷配置为不在被检测部的铅垂方向正上方与该被检测部重合,因此即使在供电用刷的磨损粉因重力下降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该磨损粉附着于检测部的不良情况,能够确保该角度检测部件的良好的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该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线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分解成主要的构成要素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2的B-B线剖视图。
图5是图2的C-C线剖视图。
图6是图3所示的供电板的后视图。
图7是图3所示的罩部件的后视图。
图8是图7的D-D线剖视图。
图9是图7的E-E线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61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轮发电机氢冷器冷却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