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玉米抗氧化活性肽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65561.0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76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兰;郑喜群;王晓杰;金杜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7/06 | 分类号: | C07K7/06;C12P21/02;C07K1/36;C07K1/34;C07K1/20;C07K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1006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 氧化 活性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蛋白酶协同酶解玉米黄粉生产新的、高抗氧化活性玉米肽及制备方法。以经挤压膨化和去除淀粉的玉米黄粉为原料,加水配制底物浓度为10%的悬浮液,先接入Alcalase酶酶解75min,再接入Flavourzyme酶酶解50min获得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多肽混合物。采用超滤、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和反相色谱法对该混合物进行分离,最后利用Q‑TOF2测定抗氧化活性肽的氨基酸序列。化学合成后评估玉米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最终获得三个新的、高抗氧化活性的玉米肽,氨基酸序列分别为:CSQAPLA、KSCAPLAS和ADCGWPA。三者对DPPH自由基清除的IC50值分别为0.12 mg/mL、0.13 mg/mL和0.23mg/mL;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的IC50值分别0.39mg/mL、0.41 mg/mL和0.19mg/mL,效果与维生素C和谷胱甘肽相当,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及医药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个新的、高抗氧化活性的玉米肽及制备方法,属于食品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氧化反应在疾病产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癌症、衰老、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等。这些负面健康状况的产生归因于细胞成分的氧化性损伤,如细胞膜、脂蛋白、酶和核酸等。在食品中,氧化反应也可以直接影响食品质量,通常与食品的风味和质地的改变有关。氧化反应是自由基产生过量和/或内源性抗氧化成分消耗导致的。因此,在机体和食品中抑制氧化反应和自由基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适量摄入抗氧化剂可以明显降低机体内的自由基水平,在保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发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食品中掺入抗氧化剂可以保持食品的质量和营养。
按照来源不同,抗氧化剂分为两种类型:合成抗氧化剂和天然抗氧化剂。合成抗氧化剂,如BHT、BHA、TBHQ等,被认为存在安全隐患,严重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的应用;而天然抗氧化剂由于具有安全、高活性、易吸收、无副作用和分布广泛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目前,抗氧化肽已经从许多食品蛋白中分离得到,如大豆蛋白、油菜籽蛋白、水稻胚乳蛋白、小麦胚芽蛋白、大麦谷蛋白等。
玉米黄粉(Corn Gluten Meal缩写CGM)为玉米湿法生产淀粉过程产量最大的副产物,其内含约60%的蛋白质,由玉米醇溶蛋白(zein,68%)、谷蛋白(glutelin,22%)、球蛋白(globulins,1.2%)和白蛋白(albumin)组成。玉米黄粉虽然是一种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天然植物蛋白原料,但是由于其中赖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都不高,显然为一种非全营养蛋白。另外,玉米黄粉所含的蛋白质难溶于水,组成又比较复杂,口感还十分粗糙,因此,无论是在食品领域还是在饲料行业都很少有人问津。甚至有不少地方还将之与其它副产物一起不加回收就白白地自然排放掉了,这不仅是对粮食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如果能对玉米蛋白进行修饰并应用于食品工业,其市场价值将大大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三个新的、高抗氧化活性的玉米肽,由于该产品的生产原料是玉米黄粉,首先为这种长期被冷落、被遗弃的天然资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利用途径,同时还开发出了三个具有防治疾病、抗衰老等功能,可以做为食品、医药、化妆品等产品添加剂使用的抗氧化活性肽。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这三个新的、高抗氧化活性玉米肽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大学,未经齐齐哈尔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55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传输路径确定方法、网络节点及内容分发网络系统
- 下一篇:自动视觉分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