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玉米抗氧化活性肽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65561.0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76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兰;郑喜群;王晓杰;金杜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7/06 | 分类号: | C07K7/06;C12P21/02;C07K1/36;C07K1/34;C07K1/20;C07K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1006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 氧化 活性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抗氧化活性的玉米肽,是以经挤压膨化并去除淀粉的玉米黄粉为原料,采用蛋白酶协同酶解方式,获得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多肽混合物,再通过超滤、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反相色谱,逐级收集高活性且分子量在600-1400Da范围内的组分,最后通过质谱测序获得六个玉米肽的氨基酸序列;化学合成后评估玉米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最终获得一种高抗氧化活性玉米肽:CSQAPLA;该玉米肽对DPPH自由基清除的IC50值为0.12mg/mL;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的IC50值为0.39mg/mL;
所述反相色谱的分离步骤包括:
①半制备型反相色谱柱确定抗氧化肽的活性区域
称取20mgSephadexG-25分离所得活性组分溶于1mL的2%乙腈水溶液中,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色谱柱的型号为ProntoSILC18,φ10×250mm,10μm,流速为1.5mL/min,流动相A为含0.065%TFA的2%乙腈水溶液,流动相B为含0.05%TFA的80%乙腈水溶液,梯度洗脱60min,采用自动部分收集器收集开始出峰时的玉米肽组分,每管收集3mL,测定每管样品的抗氧化活性,确定活性区域在8、11和13管;
②分析型反相色谱柱分离抗氧化活性肽
将半制备反相色谱柱分离所得活性组分溶于2%乙腈水溶液中,进一步用分析柱进行分离纯化,分析柱的柱型为XselectCSH,φ4.6×150mm,3.5μm,检测波长为214nm,流速为1mL/min,上样量为20μL,流动相A为含0.065%TFA的2%乙腈水溶液,流动相B为含0.05%TFA的乙腈。
2.权利要求1所述高抗氧化活性玉米肽,其特征是所述的蛋白酶协同酶解方式,具体操作如下:取一定量经挤压膨化并去除淀粉的玉米黄粉,加入一定比例的水配制底物浓度为10%(m/V)的悬浊液,先用碱性蛋白酶Alcalase进行酶解,酶解条件为:加酶量2%,酶解温度50℃,pH7.7,时间75min;然后加入风味蛋白酶Flavourzyme进行协同酶解,酶解条件为:加酶量5%,酶解温度53℃,pH6.4,时间50min;酶解结束后酶解液在100℃条件下加热10min以钝化蛋白酶活力;酶解物离心弃沉淀,所得上清液为抗氧化活性肽的混合物。
3.权利要求1所述高抗氧化活性玉米肽,其特征是所述的超滤,具体工序如下:采用截断分子量6kDa的超滤膜对玉米蛋白酶解液进行超滤处理,获得>6kDa截留液和<6kDa透过液两种不同分子量的玉米肽组分;选择分子量<6kDa的透过液作为下一步分离纯化的样品。
4.权利要求1所述高抗氧化活性玉米肽,其特征是所述的离子交换层析,具体工序如下:所使用的强阴离子交换剂为Q-SepharoseFastFlow,具体步骤是:将超滤所得<6kDa的透过液稀释10倍,10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过0.22μm的微孔滤膜,50mL滤液进行强阴离子交换层析,φ1.6×30cm;起始缓冲液:20mmol/LpH8.5Tris-HCl,洗脱液:含1molNaCl的20mmol/LpH8.5Tris-HCl,流速:2mL/min,UV214nm处检测;测定各管收集液的抗氧化活性,收集高活性部分备用。
5.权利要求1所述高抗氧化活性玉米肽,其特征是所述的凝胶层析,采用SephadexG-25,φ1.6×90cm,具体步骤是:将Q-SepharoseFastFlow的高活力样品冷冻抽干后,用双蒸水溶解后进行凝胶层析脱盐的同时进行分子量标定,标定用的标准物质为杆菌肽分子量1400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分子量为600Da;测定各管收集液的抗氧化活性,收集分子量在600-1400Da范围内且高活性部分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大学,未经齐齐哈尔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556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传输路径确定方法、网络节点及内容分发网络系统
- 下一篇:自动视觉分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