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级组合型机械式蒸汽再压缩浓缩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534888.1 | 申请日: | 2015-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6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何小创;黄宗玉;郑礼荣;曾琴妃;曾朝光;尤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森力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1/04 | 分类号: | B01D1/04;B01D1/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20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两级 组合 机械式 蒸汽 再压缩 浓缩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装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制药、食品、化工、环保等多行业的浓缩器。
背景技术
浓缩器是利用蒸汽加热原理使系统内的料液维持沸腾状态,提高料液的浓度以达到技术要求,其包括进料泵、冷凝水泵、出料泵、加热器、分离器,加热器、分离器均为一套,其蒸发过程中加热温差小,加热面积很大,加热器的筒体直径很大,加热蒸汽不能有效分布在每根加热管上,蒸发效率很高,对于低浓度的、流动性好的物料而言容易结垢,从而影响了提取料液的品质。
还有,浓缩器加热面积很大,则加热器的筒体直径很大,但加热器的蒸汽进口只有一个,高速蒸汽对加热器内的加热管产生直接冲击,但加热蒸汽不能快速有效到达加热管的深处。故处于加热器中部的加热管很难均匀受到蒸汽的加热,造成加热不平衡,影响了蒸汽加热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物料不宜结垢的两级组合型机械式蒸汽再压缩浓缩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两级组合型机械式蒸汽再压缩浓缩器,包括进料泵、冷凝水泵、出料泵、加热器、分离器,在所述加热器与进料泵之间装有水平管式蒸发器,在该水平管式蒸发器与加热器之间装有转料泵;所述分离器、水平管式蒸发器均外接压缩机,该压缩机的另一端与加热器、水平管式蒸发器分别相接。
采用本发明后,利用压缩机压缩分离器分离出的二次蒸汽使其升高温度后再回到水平管式蒸发器进行加热,开始原料浓度很低,粘稠度也低,流动性很好,刚好适合降膜的水平管式蒸发器使用,可以快速预蒸发,当浓度达到一定时候再转料到后面的升膜式(强制循环)加热器,升膜蒸发加热的动力大,可以处理浓度高的物料,不会出现结垢现象。整套设计充分利用两种不同形式的蒸发、加热的特点,使水平管式蒸发器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实现了蒸发效率达到最高,而且也节省能量和设备成本,较大幅度地提升了蒸发工作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加热器的蒸汽通道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可知,本发明两级组合型机械式蒸汽再压缩浓缩器,包括进料泵1、冷凝水泵3、出料泵4、加热器7(升膜方式,强制循环)、分离器8,在所述加热器7与进料泵1之间装有水平管式蒸发器6(降膜方式),在该水平管式蒸发器6与加热器7之间装有转料泵2;所述分离器8、水平管式蒸发器6(两者的蒸汽出口)均外接压缩机5,该压缩机5的另一端与加热器7、水平管式蒸发器6(两者的蒸汽入口)分别相接。
其中,所述水平管式蒸发器6在使用时,其中物料处于水平管式蒸发器的换热管之外、其中蒸汽处于水平管式蒸发器的换热管之内。如图3所示,所述加热器的加热管14之间的间隙形成至少两条蒸汽通道18而与加热器的蒸汽进口15相通。
如图2、图3、图4所示,所述加热器包括物料进口11、冷凝水出口12、管板13、加热管14(若干个)、蒸汽进口15、物料出口17,所述加热管之间的间隙形成至少两条蒸汽通道18而与蒸汽进口15相通,所述蒸汽通道18为直线型而没有通至加热器的内壁(为不穿透式)。所述蒸汽通道18为“W”型而通至加热器的内壁(为穿透式)。
本套浓缩器设备采用降膜(管外)、升膜相结合的方式,其能耗低、运行平稳、安全性能高。浓缩器属真空低温浓缩设备,可以控制加热温度不高,可以处理浓度高的物料,使料液内有效成分不会破坏分解掉,保护其有效成分。其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化工、环保、制酒、制奶、饮料、制糖等多个行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森力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森力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48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内、外侧轮胎的自动识别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动脉取栓排毒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