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11672.6 | 申请日: | 201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61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重长正人;吉村祐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61/12 | 分类号: | F16H61/12;F16H6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李辉,蔡丽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变速器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能够准确检测变矩器的锁止离合器的异常,从而在检测到异常时能够适当执行故障安全控制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具有包括锁止离合器的变矩器的自动变速器中,作为检测锁止离合器的异常、更正确而言是检测锁止离合器固定于接合侧的异常的技术,例如已知专利文献1所述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技术中,根据原动机(例如发动机)的输出转速与向变速器的输入转速之比和工作油的油温,检测锁止离合器的接合侧固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017239号
锁止离合器在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档处于规定的变速档时接合,有助于从原动机传递给自动变速器的动力的传递效率和燃料消耗性能的提升等。然而,如果在自动变速器未处于规定的变速档的情况下锁止离合器意外接合,则原动机的变动带来的冲击可能会传递至变速器,或者在车辆减速中的变速时可能引起失速。
于是,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技术中,在未发出锁止离合器的接合指示的情况下,在输入输出转速之差较小且工作油的油温为低温度时,检测(判定)为锁止离合器固定于接合侧。然而,根据车辆的行驶环境和环境温度等的不同,即使在未发出锁止离合器的接合指示的情况下,也有时计算出的旋转差也会变小,这种情况下,可能会误判为锁止离合器的接合侧固定,其结果会不必要地执行故障安全控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能够准确检测锁止离合器的接合侧固定,从而能够适当执行故障安全控制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构成为,具有:自动变速器,其使搭载于车辆的原动机的输出变速并传递给驱动轮;变矩器,其具有配置于所述原动机与所述自动变速器之间的锁止离合器;油压供给回路,其对所述锁止离合器供给油压;以及控制单元,其借助于所述油压供给回路控制所述锁止离合器的动作,该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具有:转速比率计算单元,其计算所述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转速与所述原动机的输出转速的比率;以及锁止离合器固定判定单元,其根据所述计算的比率判定所述锁止离合器是否固定于接合侧,在判定为所述锁止离合器固定于接合侧时,所述控制单元执行故障安全控制,并且,当在所述车辆的起步时判断为所述车辆满足规定的运转条件时,所述锁止离合器固定判定单元通过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油压供给回路,形成能够对所述锁止离合器供给接合压力的锁止离合器接合回路,并且在形成了所述锁止离合器接合回路后,根据所述计算的比率和所述原动机的输出转速的变化率判定所述锁止离合器是否固定于接合侧。
本发明第2方面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构成为,所述锁止离合器固定判定单元在所述计算的比率在第1规定比率以上的状态持续了规定时间以上、并且最初判断为所述比率在所述第1规定比率以上的时刻的所述原动机的输出转速的变化率是负值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锁止离合器固定于接合侧。
本发明第3方面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构成为,在判定为所述锁止离合器固定于接合侧时,作为所述故障安全控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成切断将所述原动机的输出传递给所述车辆的车轮的离合器。
本发明第4方面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构成为,所述规定的运转条件至少包括:所述原动机的输出转速在规定转速以上;所述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转速在规定转速以上;所述计算的比率在小于第1规定比率的第2规定比率以下;以及确定所述锁止离合器的接合压力的锁止离合器控制压力指示值小于规定值。
本发明第5方面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构成为,所述规定的运转条件为所述原动机的旋转处于稳定状态。
本发明第6方面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构成为,所述规定的运转条件为所述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档被设定为用于所述车辆的起步的变速档。
本发明第7方面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构成为,所述锁止离合器固定判定单元在所述车辆的起步时关于所述锁止离合器是否固定于接合侧仅进行一次判定。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16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