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红素铁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得的固体饮料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76957.0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23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黄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慧谷生命科技湖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555 | 分类号: | A61K31/555;A61K47/64;A61K47/46;A23L33/18;A23L2/39;A61P3/02;A61P7/06 |
代理公司: | 武汉维创品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39 | 代理人: | 余丽霞 |
地址: | 432900 湖北省孝感市孝***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红素 固体 饮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补血保健饮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红素铁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得的固体饮料。
背景技术
铁是人体需要量最多的微量元素,27%的铁组成血红蛋白,3%的铁组成肌红蛋白,0.2%的铁构成多种含铁酶。人体需要血红蛋白将氧气送至全身组织,肌红蛋白和氧的结合力很强,能储备部分氧气,在骨骼肌缺氧时可以释放这部分氧,如果供给不足,会导致发生缺铁性贫血。铁在人体内的氧气转运和细胞呼吸过程中起核心作用,人体血液中缺铁,必将影响整个身体的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近年代公布的资料表明:全球大约有21.5亿人患铁缺乏症(ID),其中11.2亿人产生贫血。据资料统计,我国有近两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铁缺乏现象。其中我国40%左右的青年妇女和儿童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贫血,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社会对补铁的需求广泛而且急迫。
现在生活中关于补铁的铁化合物质已有150余种,但这些品种一般有两个缺点:一是人体的吸收率低(约1%-4%),且遇到茶叶、咖啡、磷酸类盐、碱性食品等饮食,几乎就完全不能被吸收;二是有副作用,甚至有的补铁的铁化合物副作用很强,例如最传统的硫磺亚铁对肠胃的副作用十分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铁吸收率低、副作用大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血红素铁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固体饮料。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血红素铁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按下列各固体原料的重量份数配比,称量:
②、按照固体原料重量的12%称量食用酒精,食用酒精的体积分数为70%;
③、将上述质量分数的固体原料,放入万能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后,全部过100-120目筛后备用;
④、以等量递增法将上述过筛后的固体原料混合均匀,直至本配方的固体原料全部加完;
⑤、将以上固体原料在混合机中混合20-30分钟至混合均匀;
⑥、边搅拌边加入已配制好的食用酒精进行制备湿颗粒;
⑦、将湿颗粒置于烘箱中于75-85℃条件下干燥4-6小时;
⑧、当湿颗粒水分小于3.5%时出料,过10-15目筛整粒得半成品;
⑨、取样送检合格后,用复合膜包装机分装成2g/袋,产品采用聚酯或者铝或者聚乙烯药品包装用复合膜包装,每盒10袋,经检验合格后装箱即得成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步骤⑥中,以70%食用酒精作湿润剂制软材,用颗粒摇摆机以转速2000rpm制出湿颗粒。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步骤⑦中,将湿颗粒置于烘箱中于80℃条件下干燥4-5小时后出料。
同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血红素铁固体饮料。
本发明经过近20多年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研究得出用血红素铁治疗缺铁性贫血,比现有150多种铁化合物质都好,成为目前吸收率最高的铁源,其有益技术效果是,无毒副作用,并且吸收率达到10-40%、稳定在25%左右,血红素铁纳米化后铁的吸收率可高达94-95%,疗效最好,服用期间饮茶、喝咖啡、食用磷酸类盐、碱性食品等均不受影响。符合《营养强化剂使用的卫生标准》(GB14880—1994)及《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1996)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慧谷生命科技湖北有限公司,未经慧谷生命科技湖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69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