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69638.7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38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金秀炫;李廷洙;郑勳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1/2334 | 分类号: | B60R21/2334;B60R21/239;B60R2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杨文娟,臧建明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囊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保护乘坐在副驾驶座的乘客的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通常都设置有保护座位上的乘客(occupant)的各种安全装置,其中最典型的是气囊。
所述气囊设计成以足以保护一般体重(例如,65kg)的成人的压力展开。
然而,虽然所述驾驶座上的乘客仅为所述一般体重的成人,而乘坐在所述副驾驶座的乘客不仅可能是所述一般体重的成人,还可能是幼儿、儿童、体重低于所述一般体重的成人等多类乘客。
因此,应该使副驾驶座气囊的展开压力随乘客类型而异。用于使所述副驾驶座气囊的展开压力随乘客类型而异的方式有调节从气囊排出的排气量的方式和在气囊上设置具有另外腔体的副气垫的方式。
图1为说明根据现有技术的气囊的问题的示意图。
参照图1,所述副驾驶座气囊即使如上调节展开压力,在车辆1不是正面碰撞而是相对于行驶方向以倾斜角a碰撞时,仍具有所述乘客的头部接触所述气囊后向所述气囊的一侧滑动离开所述气囊,从而撞向中控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接触到主气垫的乘客头部向侧面滑动的气囊装置。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限于以上技术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以下记载明确理解未记载的其他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气囊装置包括:主气垫,其在气体流入时膨胀,向朝向乘客的前方展开;副气垫,其设置于所述主气垫的内部,通过所述主气垫的内部的气压膨胀并向所述主气垫的前方面凸出;以及副气垫展开时间点调节构件,其结合于所述主气垫,用于调节所述副气垫向所述主气垫的前方面凸出的时间点。
其他实施例的具体内容参见具体说明及附图。
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气囊装置,副气垫在车辆发生事故时向主气垫的前方凸出,防止乘客的头部向侧面滑动,因此即使所述车辆相对于行驶方向倾斜碰撞也能够防止接触到所述主气垫的所述乘客的头部向侧面滑动。
本发明的效果不限于以上所述的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明确理解未记载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说明根据现有技术的气囊的问题的示意图;
图2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气囊的示意图;
图3为显示图2中主气垫的主板制作成气囊之前的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束带的示意图;
图5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工作流程的示意图;
图6为沿图2所示A-A线的剖面图;
图7为图6的工作图;
图8为显示图6及图7所示排气孔盖的多种形状的示意图;
图9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控制框图;
图10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束带的示意图;
图11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图12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导板、排气孔盖、第一系带及第二系带的剖面图;
图13为图12的工作图;
图14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侧视图;
图15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立体图;
图16为显示图15的内部构成的示意图;
图17为图16的背面立体图;
图18为显示图15中主气垫的主板制作成气囊之前的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19为图18的工作图;
图20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图21为图20中(c)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5:控制器 10:主气垫
12:主板12a:切开孔
14:侧板14a:主排气孔
14b:副排气孔 15:狭缝
20:副气垫22:第一板
24:第二板30:束带
30a:第一束带 30b:第二束带
42:导板42a:连通孔
44:排气孔盖46:第一系带
48:第二系带52:盖子
54:第一束带56:第二束带
60:束带解除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未经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96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安全气囊总成的自驱动限流器
- 下一篇:用于斜碰撞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