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物-基因共载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26365.0 | 申请日: | 2015-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0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田华雨;徐彩娜;陈学思;焦自学;郭兆培;陈杰;林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48/00 | 分类号: | A61K48/00;A61K47/48;A61K31/70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130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物 基因 系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载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药物-基因共载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阿霉素(Doxorubicin,DOX)是一种临床常用的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嵌入DNA分子破坏其结构和抑制生物大分子的合成。然而阿霉素毒性较大,长期使用该药物可发生剂量依赖性的不可逆的心肌病变、脱发、骨髓抑制等症状,使得在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为解决阿霉素的多药耐药机制、降低阿霉素的临床毒性等临床应用问题,纳米载药体系的开发备受研究者关注。纳米载药体系是以纳米生物材料作用载体,药物可以通过共价键合或者包埋、吸附等物理手段与基质材料整合在一起形成纳米颗粒。与物理包埋相比,化学键合阿霉素可提供更持续的药物释放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从而降低了药物毒性,发挥药效。此外,高分子阳离子聚合物(如聚乙烯亚胺)不仅可以键合药物,而且还能与基因物质复合,从而实现基因治疗的目的,药物和基因共传递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多药耐药机制。
专利CN 103169974 A公开了一种药物载体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pH敏感遮蔽体系、阳离子载体和负电性药物,其负电性药物主要优选为阿霉素,经物理包埋制得的高分子纳米药物;专利CN 103497961 A公开了一种基因载体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pH敏感遮蔽体系、阳离子载体和基因物质。高分子阳离子聚合物因具有安全、有效、无免疫原性等优点,已成为病毒类载体最有希望的替代者,近年来,聚乙烯亚胺备受研究者关注,其在体外、体内的转染实验中得到广发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因此,开发一种新的药物、基因和阳离子聚合物共载系统有着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物-基因共载系统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基因共载系统毒性较低,并且具有pH值响应性和较高的转染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基因共载系统,包括改性聚乙烯亚胺-阿霉素键合药和基因物质;
所述改性聚乙烯亚胺-阿霉素键合药具有式I结构:
式I中,所述R选自C2~C6直链亚烷基、亚环烷基、C2~C6直链亚烯基、亚环烯基或取代C2~C6直链亚烯基;
所述PEI具有式101结构或式102结构:
式101中,a≥1;
式102中,b≥1,c≥1。
优选地,所述R选自C2~C4直链亚烷基、C4~C6亚环烷基、C2~C4直链亚烯基、C4~C6亚环烯基或取代C2~C4直链亚烯基。
优选地,所述R为-CH2-CH2-、-CH2-CH2-CH2-、或-CH=CH-。
优选地,所述改性聚乙烯亚胺-阿霉素键合药中改性聚乙烯亚胺和阿霉素的物质的量比为1:1~100。
优选地,所述聚乙烯亚胺的数均分子量为600Da~35000Da。
优选地,所述基因物质为质粒DNA或siRNA。
优选地,所述基因物质和改性聚乙烯亚胺-阿霉素键合药的质量比为1:1~8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药物-基因共载系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阿霉素和改性聚乙烯亚胺键合,得到改性聚乙烯亚胺-阿霉素键合药;
将基因物质和所述改性聚乙烯亚胺-阿霉素键合药混合孵育,得到药物-基因共载系统;
所述改性聚乙烯亚胺具有式II所示结构:
式II,所述R选自C2~C6直链亚烷基、亚环烷基、C2~C6直链亚烯基、亚环烯基或取代C2~C6直链亚烯基;
所述PEI具有式101结构或式102结构:
式101中,a≥1;
式102中,b≥1,c≥1。
优选地,所述孵育时间为5分钟~60分钟。
优选地,所述改性聚乙烯亚胺与阿霉素的物质的量比为1:(1~100);
所述基因物质和所述改性聚乙烯亚胺-阿霉素键合药的质量比为1:(1~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63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