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DNA Barcoding的六种鲤科鱼类及其生肉制品的鉴别方法及鉴别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59000.0 | 申请日: | 2015-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4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蔡原;赵生国;郑王山;郭永博;权金强;李永青;汪文强;边琳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73007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dna barcoding 六种鲤科 鱼类 及其 生肉 制品 鉴别方法 鉴别 试剂盒 | ||
1.基于DNA Barcoding的六种鲤科鱼类及其生肉制品的鉴别方法,所述六种鲤科鱼类为青鱼、鲤鱼、团头鲂、草鱼、白鲢、鲫鱼;所述鉴别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根据已知鱼类的DNA条形码数据库,设计和合成多组引物;
2)从包含这六种鱼的多种鱼类中提取DNA,利用引物对每个待测对象的DNA进行扩增,根据扩增的结果,选出最佳引物和反应条件;
3)利用步骤2)筛选出的引物对每个待测对象的DNA进行扩增,对获得的目的片段测序,然后进行校正、比对,从而得到针对常见鱼类DNA Barcoding数据库;
4)在建立DNA Barcoding数据库后,对新的待测对象采用步骤2)筛选出的引物进行检测,将其与步骤3)的DNA Barcoding数据库中的序列长度进行比对,从而确定待测样品是否为前述该六种鲤科鱼类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酚氯仿抽提法提取DNA。
3.根据权利要求1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筛选出两组特异引物,引物1为:F-BaL2344/F-BaH2617:CGAGAAGACCCTTTGGAGCTT/GCTGTTATCCCTAGGGTAAC,引物2为:F-BaL1023/F-BaH1377:CAAGTCGTAACATGGTAAG/ATCATGATGCAAAAGGTAC。
4.根据权利要求3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这两组引物建立的DNA Barcoding数据库如下所示:
5.一种基于DNA Barcoding的6种鲤科鱼类鉴别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3中的引物1和/或引物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农业大学,未经甘肃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590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