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弹性收缩的多管组合螺旋式充气抓捕手无效
申请号: | 201510139301.7 | 申请日: | 2015-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1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苗常青;卫剑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G4/00 | 分类号: | B64G4/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收缩 组合 螺旋式 充气 捕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弹性收缩的多管组合螺旋式充气抓捕手。
背景技术
对空间目标进行在轨操作和服务需要有抓捕机构完成目标的在轨抓捕、释放及相对固定等操作;现有的空间目标抓捕机构主要采用机械式手爪机构,针对空间大尺寸非合作目标,包括未安装合作抓持机构的己方飞行器;己方装置合作部件发生故障或失效卫星;对方航天器;空间大尺寸碎片等的在轨抓捕,机械式手爪机构需具有较大的尺寸和较多的关节,增大了抓捕机构及其控制系统的复杂程度、整体质量和操作难度,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增加了制造和发射成本,而且容易对目标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空间目标抓捕机构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弹性收缩的多管组合螺旋式充气抓捕手,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弹性收缩的多管组合螺旋式充气抓捕手,它是螺旋形状的,它的螺旋半径由后端至前端递减;它包含外套管和内充气支撑芯管,在外套管内设置有多根内充气支撑芯管将外套管支撑,外套管和内充气支撑芯管均是螺旋形状的,外套管和内充气支撑芯管的螺旋半径均是由后端至前端递减,外套管和内充气支撑芯管的横截面半径均由后端至前端递减;相邻的内充气支撑芯管在相接处粘接,外套管与相接的内充气支撑芯管在相接处粘接;在外套管的螺旋形状的外侧设置有卷簧,卷簧展开的长度与外套管的长度相同,卷簧的外侧表面与外套管粘接,使外套管在充气前随卷簧向外侧卷曲。
内充气支撑芯管采用柔性复合材料,内充气支撑芯管的管壁由内到外依次为气密层和承力层,气密层材料为丁基橡胶薄膜材料,保证抓捕手内充气压力的稳定性;承力层材料为芳纶纤维复合材料,是承担抓捕手充气压力的主要结构;外套管的管壁位于其螺旋形状的外侧部分采用柔性复合材料,在外套管的柔性复合材料部分的外侧设置有加热层,加热层为电热丝,保证在空间低温条件下外套管内部气压的稳定性及材料性能;在外套管螺旋形状内侧的管壁部分采用弹性复合材料,弹性复合材料由内到外依次为编织层和防滑层,编织层采用橡胶条编织,使编织层在各个方向上均可以弹性伸缩,或采用橡胶条与芳纶纤维编织,橡胶条沿外套管的周向设置,芳纶纤维沿外套管的轴向设置,使编织层仅可以沿外套管的周向伸缩;防滑层采用防滑橡胶材料,防滑层直接与目标接触,用来增大与目标体接触面的摩擦力,防止目标滑脱。
在每根内充气支撑芯管的后端均设置有气嘴,可以与充放气控制系统连接,分别控制每根内充气支撑芯管单独进行充放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充气抓捕手采用柔性复合材料,不会对目标造成损伤,可自动卷曲折叠,可实现目标的释放和多次抓捕;增加收缩层,可使得抓捕手内侧管在缠绕过程中处于收缩状态,拓展了被抓捕目标的尺寸范围;可对较大尺寸的非合作目标进行抓捕;不需配合安装在目标体上的抓持机构;抓捕形式灵活;可从多个部位上进行目标的抓捕,抓捕过程可靠;对于目标的形状及尺寸有极大的适应能力;抓捕目标后抓捕手在充气压力作用下具有足够刚度,且抓捕手采用变截面结构,进一步增大抓捕手刚度,从而使得抓捕手与被抓目标间形成硬连接,易于对目标进行移动、固定等操作;通过充气和放气控制抓捕过程,控制方式简单可靠,发射体积小、重量轻;抓捕时可先对位于外侧的内充气支撑芯管充气,提高抓紧力、抓的更牢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内充气支撑芯管的管壁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外套管的管壁结构示意图;
图5是仅对位于外侧的内充气支撑芯管充气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编织层采用橡胶条与芳纶纤维编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一种可弹性收缩的多管组合螺旋式充气抓捕手,它是螺旋形状的,它的螺旋半径由后端至前端递减;它包含外套管1和内充气支撑芯管2,在外套管1内设置有多根内充气支撑芯管2将外套管1支撑,外套管1和内充气支撑芯管2均是螺旋形状的,外套管1和内充气支撑芯管2的螺旋半径均是由后端至前端递减,外套管1和内充气支撑芯管2的横截面半径均由后端至前端递减;相邻的内充气支撑芯管2在相接处粘接,外套管1与相接的内充气支撑芯管2在相接处粘接;在外套管1的螺旋形状的外侧设置有卷簧3,卷簧3展开的长度与外套管1的长度相同,卷簧3的外侧表面与外套管1粘接,使外套管1在充气前随卷簧3向外侧卷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93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