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及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7227.4 | 申请日: | 2015-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7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及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发展,厂家和用户越来越追求窄边框,甚至无边框。窄边框或无边框固然给用户带来了视觉效果上的冲击,但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在用户握持手机时,很容易误触到手机屏幕边缘,造成很多误操作,降低用户感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显示装置,旨在提高移动终端的防误触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位于中部、具有显示和触控功能的电容式触控面板,以及位于边缘、具有非触控功能的投射式面板,所述电容式触控面板与所述投射式面板相互拼接。
优选地,所述投射式面板的整个区域通过调节投射范围形成不响应触控操作的区域。
优选地,所述投射式面板具有用于显示的显示区域。
优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中框以及透明盖板,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中框内,所述透明盖板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上方,所述中框包括主板和侧板,主板与侧板之间衔接,形成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用于收容显示屏,侧板包括倒边,透明盖板的边缘为倒角。
优选地,所述主板与所述侧板相互垂直;所述主板的厚度等于所述侧板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主板与所述侧板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显示屏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触控面板下方的液晶面板和设置于所述液晶面板下方的背光模组;所述触控面板与所述透明盖板之间设有显示区,所述背光模组的宽度大于所述显示区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显示区与所述侧板之间留有缝隙,所述透明盖板的厚度与所述缝隙的宽度之比大于或者等于1.25。
优选地,所述显示区的宽度等于所述透明盖板的上表面的宽度,所述显示区的边缘正对所述透明盖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倒角的连接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显示装置,通过电容式触控面板与投射式面板相互拼接形成显示屏的触控面板,电容式触控面板位于触控面板的中部,投射式面板位于触控面板的边缘,并具有非触控功能,当触控面板边缘产生触摸操作时,触控面板边缘不响应或屏蔽触摸操作,由此,降低了显示屏边缘部分的响应灵敏度,不容易造成误触控,提高了移动终端的防误触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显示装置实施例中显示屏的触控面板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沿图2中的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光线折射图。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通过电容式触控面板与投射式面板相互拼接形成显示屏的触控面板,电容式触控面板位于触控面板的中部,投射式面板位于触控面板的边缘,并具有非触控功能,当触控面板边缘产生触摸操作时,触控面板边缘不响应或屏蔽触摸操作,由此,降低了显示屏边缘部分的响应灵敏度,不容易造成误触控,提高了移动终端的防误触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显示装置显示屏的触控屏由电容式触控面板和投射式面板(即投射式电容触控屏)相互拼接形成。
首先介绍一下投射式电容触控屏技术和电容式触控屏技术。
投射式电容触控屏是采用投射电容触控技术的屏幕,触控面板能在手指触碰到时检测到位置电容的变化从而计算出手指所在,进行多点触控操作。
投射电容式触控屏是在两层ITO导电玻璃涂层上蚀刻出不同的ITO导电线路模块。两个模块上蚀刻的图形相互垂直,可以把它们看作是X和Y方向连续变化的滑条。由于X、Y架构在不同表面其相交处形成一电容节点。一个滑条可以当成驱动线,另外一个滑条当成是侦测线。当电流经过驱动线中的一条导线时,如果外界有电容变化的信号,那么就会引起另一层导线上电容节点的变化。侦测电容值的变化可以通过与之相连的电子回路测量得到,再经由A/D控制器转为数字讯号让计算机做运算处理取得(X,Y)轴位置,进而达到定位的目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72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