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特应性皮炎的组合治疗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48003.0 | 申请日: | 2014-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7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马克·莱昂纳德·奥费尔豪斯;弗里茨·艾兴泽埃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迈克瑞欧斯人体健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16 | 分类号: | A61K38/16;A61P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张英;宫传芝 |
地址: | 荷兰***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性皮炎 组合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地涉及治疗皮炎或者湿疹的领域,甚至更 具体地涉及治疗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的领域。本发明涉及新型 组合物和新型的多部分试剂盒(kitofparts),两者包含抗炎化合物和特 异靶向细菌细胞,优选地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的化合物。本发明进一步地 涉及所述组合物和/或多部分试剂盒用于医药应用,优选地用于治疗遭受湿 疹的个体。
背景技术
湿疹是以发红、发痒的皮肤以及小的疱疹为特征的常见皮肤状况,在 本领域中还被称为皮疹或疱疹或皮炎。对于湿疹没法治愈,但是有许多治 疗,范围从特定的饮食到润肤剂和抑制免疫力的软膏,像例如皮质类固醇 软膏。虽然皮质类固醇,如氢化可的松或丙酸氯氟美松(局部的、口服的 或皮内的给药)通常产生改善的效果,但它们还可能具有副作用。长期使 用局部的皮质类固醇被认为具有增强副作用的风险,最常见的副作用是皮 肤变得薄且易受伤的(萎缩)。鉴于此,如果在脸上或其他脆弱的皮肤上 使用,那么应该经常使用低强度的类固醇或不那么频繁施用。另外,大面 积或者在闭塞下使用高强度的类固醇,可能使其吸收至体内,引起下丘脑 -垂体-肾上腺轴抑制(HPA轴抑制)。
由于在特应性皮炎中受损的皮肤屏障,可能导致具有如金黄色葡萄球 菌的细菌或者真菌的皮肤感染的增强。为了防止更严重的情形,皮肤科医 生也会开局部的或者口服的常规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和氯霉素。抗生 素防止可能由受损的皮肤屏障如破损的皮肤所引起的感染。金黄色葡萄球 菌定殖(colonization)或感染是增强湿疹严重性的最常见原因。抗生素治 疗的有效性因人而异。常规抗生素众所周知的缺点是非特异性 (a-specificity),即还将非致病的和/或有利的细菌杀伤,以及不仅通过靶 向细菌细胞还可能通过其他病原菌而发展耐药性的风险。此外,常规的全 身抗生素治疗可以能与其它药物(包含避孕药)相互作用。某些抗生素不 能与酒精组合使用。因此,还需要改善湿疹的治疗。
发明内容
在第一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包含第一化合物和第二化合物的新型组 合物,其中所述第一化合物是抗炎化合物并且所述第二化合物是特异地靶 向细菌细胞、优选地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的化合物。优选地,所述革兰氏 阳性细菌细胞是葡萄球菌,更优选地金黄色葡萄球菌。优选地,所述组合 物是优选地用于湿疹治疗的药物,最优选用于特应性皮炎的治疗的药物, 如在本文中更多地详述。治疗湿疹的现有技术的水平是使用免疫抑制剂 (像皮质类固醇)以及如果需要局部用药或全身用药的(systemic)抗生 素。本发明提供了包含抗炎化合物以及特异地靶向细菌细胞,优选地革兰 氏阳性细菌细胞,优选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化合物的新型组合物,其克服 了大部分(即使不是所有的)单独或组合使用皮质类固醇和/或常规抗生素 的有效给药方案的缺点,并且提供了出乎意料的协同作用。与单独使用免 疫抑制剂如同单独使用皮质类固醇相比,通过抗击由细菌细胞(如革兰氏 阳性细菌细胞,优选地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湿疹相关的和/或皮质类固 醇引起的感染,本发明的组合物降低了风险和/或是更加有效的。此外,与 单独使用皮质类固醇相比,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与单独使用皮质类固 醇同样有效,同时使得使用更低的剂量和/或更短的给药方案产生皮质类固 醇更短的曝露时间从而减小可能的副作用(side-effect),如同皮肤萎缩、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抑制(HPA轴抑制)和/或(增强的)皮肤感染的风 险。
与将皮质类固醇结合常规抗生素使用和/或单独使用常规抗生素相比, 本发明的组合物选择特异地靶向细菌细胞,优选地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 优选地葡萄球菌,更优选地金黄色葡萄球菌,而没有影响周围的共生的和 /或有利的微生物群落(microflora)。此外,由于使用更低的量的抗生素 或甚至完全不使用抗生素,削弱了或者至少降低了发展针对抗生素的抗性 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迈克瑞欧斯人体健康有限公司,未经迈克瑞欧斯人体健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80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