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1600.2 | 申请日: | 2014-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4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葛西理晴;新城崇;白石泰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D45/00 | 分类号: | F02D45/00;B60W10/04;B60W10/06;B60W10/11;F01M11/06;F01M11/10;F02D9/02;F02D11/10;F02D4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控制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其在火花点火式内燃机中,可以抑制在内燃机的低速高负载区域时以机油为起因的异常燃烧。
背景技术
在火花点火式内燃机中,在气缸壁温较低的暖机运转时,有时以进入燃烧室内的机油成分为起因而发生比本来的点火定时更早地开始着火燃烧的异常燃烧(有时也被称作超级爆震)。该异常燃烧只会在低速高负载区域发生,因此在专利文献1、2中公开了下述技术:当进入气缸内的机油的量等条件成为可能引起异常燃烧的条件时,对内燃机的运转区域进行限制,避免在异常燃烧成为问题的低速高负载区域内的实际的内燃机的运转。
但是,即使是将上述的低速高负载区域作为限制区域,限制实际的内燃机运转条件(扭矩及转速)进入该区域,也可能由于各种条件而偶尔地发生异常燃烧。如果为了可靠地防止这样偶尔地发生的异常燃烧而将限制区域设定得过大,则可能在车辆加速时等时候发生扭矩的不足,并不优选。另一方面,如果过度地限定限制区域,也会导致异常燃烧频繁地发生,同样并不优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12-927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第2011-2317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具有:
运转区域限制单元,其具有对应于可能发生以机油为起因的异常燃烧的低速高负载区域而预先设定的限制区域,进行限制以使得实际的内燃机运转条件不会进入该限制区域内;
异常燃烧检测单元,其在作为比上述限制区域宽的运转区域而设定于低速高负载侧的指定检查区域内,对上述异常燃烧的实际发生的情况进行检测;以及
限制区域可变设定单元,其在由该异常燃烧检测单元检测出异常燃烧时,将上述限制区域扩大。
上述指定检查区域,一般情况下被设定为包含以机油为起因的异常燃烧可能会偶尔发生的内燃机运转条件,在其中的低速高负载侧的一部分处可变地设定限制区域。当限制区域设定在某个范围内时,为了使得实际的内燃机运转条件不会进入该限制区域内,进行内燃机扭矩的限制或自动变速器的变速线的换挡等。因而,内燃机在上述限制区域以外的内燃机运转条件下进行运转,但万一在指定检查区域内实际的异常燃烧被检测出时,限制区域被扩大。由此,以后的异常燃烧的多发会被抑制。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异常燃烧实际发生的情况下扩大限制区域,因此作为初始设定的限制区域,可以是比较狭小的区域,因此,可以防止由于过大的限制区域的设定而导致的扭矩不足,并且可以可靠地防止异常燃烧连续地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控制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说明图。
图2是表示限制区域及指定检查区域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限制区域的扩大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异常燃烧的发生频率与异常燃烧发生时的限制区域扩大的扩大量之间的关系的特性图。
图5是表示异常燃烧发生时的一个例子的时间变化图。
图6是表示异常燃烧发生时的不同例的时间变化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控制的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表示将本发明应用于带涡轮增压器的内燃机1的一个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的结构说明图。例如,由4冲程循环的火花点火式汽油内燃机构成的内燃机1,具有进气通路2和排气通路3,在进气通路2中配置涡轮增压器4的压缩机5,并且在排气通路3中配置涡轮增压器4的排气涡轮6。上述排气涡轮6具有用于控制增压压力的公知的排气泄压阀8。在排气通路3的排气涡轮6的下游侧,配置使用了例如三元催化剂的催化剂转换器7。
内燃机1例如是缸内直喷型的结构,向气缸内喷射燃料的未图示的燃料喷射阀被设置在每个气缸内,并且分别具有火花塞9。上述燃料喷射阀的喷射定时及喷射量、以及上述火花塞9的点火定时由发动机控制单元10控制。
在进气通路2的与压缩机5相比的下游侧,配置对吸入空气量进行控制的电子控制型的节气门阀12。该节气门阀12位于集气管部2a的入口部处,在与该集气管部2a相比的下游侧,进气通路2作为进气歧管分支到每个气缸。在上述进气通路2的上述压缩机5与上述节气门阀12之间,设置对增压进气进行冷却的中间冷却器13。
另一方面,在上述进气通路2的最上游部配置空气滤清器14,在该空气滤清器14的下游侧,配置进行吸入空气量的检测的空气流量计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16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