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金属材料剪切特性的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73385.0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6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啸;唐荆;徐建中;杨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24 | 分类号: | G01N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金属材料 剪切 特性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剪切特性测试装置,尤其是一种非金属材料剪切特性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非金属材料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泡沫材料、树脂材料、木材等的剪切性能是描述其材料力学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目前测试非金属材料剪切性能的方法主要有短梁垂直剪切测试方法、短梁对角线剪切测试方法、V型槽梁法等,但上述方法均各有利弊。如短梁剪切侧边受力测试方法虽简单,但夹持边角上应力集中明显,局部过早破坏,并且两侧边双向受力易出现剪切和拉压混合破坏模式,测试结果不准确;短梁对角线受力剪切测试时,夹持边角上的应力集中仍旧会导致局部过早破坏,使剪切特性测试结果不准确;而现有的V型槽梁剪切测试方法,虽测试结果较准确,但夹具复杂成本高,适用试件单一。
因此,如何用简单实用的装置较为准确的测试非金属材料的剪切性能,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金属材料剪切特性的测试装置,测试截面剪应力分布均匀,应力集中影响小,试验数据准确,夹持和加载部件可拆卸组装,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非金属材料剪切特性的测试装置,包括非金属测试试件、应变花、上加载部件和下加载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加载部件分别夹持在所述非金属测试试件左右两端,所述应变花布置在试件测试截面处,其中:
所述非金属测试试件的上、下表面中部分别开有对称的V形切口,所述V形切口底面设有倒角,所述V形切口中心的连接面为试件测试截面;
所述上、下加载部件均包括垫板、立板、支撑连杆、横板、连接螺栓和加载螺栓,还包括夹持角板或粘接板,其中,所述夹持角板或粘接板固定住所述非金属测试试件的端部,所述夹持角板或粘接板用螺栓依次与垫板、立板连接,根据所述非金属测试试件宽度适当增减垫板;所述立板与横板之间用螺栓连接,并用支撑连杆加固,所述支撑连杆一端与立板、另一端与横板连接;所述加载螺栓安装在横板上;所述上、下加载部件的加载螺栓位于同一垂直线上。
优选地,所述非金属测试试件的材料种类包括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R)、泡沫材料、树脂材料和木材。
优选地,对所述非金属测试试件的夹持方式包括两种:对于薄板试件,试件两端与夹持角板用螺栓连接,夹持角板再与垫板和立板用螺栓连接;对于厚板试件,试件两端与粘接板用粘合剂粘连,粘接板再与垫板和立板用螺栓连接。
优选地,对于薄板试件,试件的沿宽度两端各有一对夹持角板,成对的夹持角板分别位于试件沿厚度两侧,各所述夹持角板包括夹角为90°的a边和b边,a边上开通孔,用于夹持和连接试件;b边上开槽孔,用于连接垫板和立板。
优选地,所述粘接板的粘接表面加工成网格状。
优选地,所述横板和立板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至少一个所述支撑连杆设置在横板与立板之间,两端用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应变花由三个应变片组成,分别为0°、45°和90°应变片。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V形切口试样的测试截面剪应力分布均匀,无局部过早破坏,可有效减小夹持面应力集中对测试截面剪应力测量结果的影响,试验数据准确。装置的夹持和加载部件可拆卸组装,整体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非金属材料剪切特性测试装置(薄板试件螺栓夹持方式)示意图,其中,(A)为装置整体图,(B)为螺栓夹持方式示意图,(C)为夹持角板示意图,(D)为应变花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非金属材料剪切特性测试装置(厚板试件粘接夹持方式)示意图,其中,(A)为装置整体图,(B)为粘接板示意图,其中(B-1)、(B-2)、(B-3)分别为左视图,正视图和右视图;
图3为非金属材料测试试样示意图,其中,(A)为薄板试件,(B)为厚板试件;
图4为支撑连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非金属材料剪切特性测试装置,包括非金属测试试件1、应变花10、上加载部件和下加载部件三部分。其中上、下加载部件均包括夹持角板2、粘接板3、垫板4、立板5、加载螺栓6、横板7和支撑连杆8、加载螺栓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33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