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式起落架顺序控制作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53194.8 | 申请日: | 201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9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毛德爱;肖四英;费莹莹;邵明华;焦奇峰;张立圣;王莉;商辉;陈章发;吴德乐;龚明阳;周魏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5/22 | 分类号: | B64C25/22;B64C25/26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式 起落架 顺序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式起落架顺序控制作动装置,属于飞机系统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满足飞机总体设计要求,飞机系统设计需要实现功能多样化、系统复杂化、安装集成化、使用智能化等特点,起落架收放系统的顺序控制逻辑比较复杂,适合采用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实现。但飞机起落架作动筒和护板作动筒的位置有多个,如某型后三点式飞机,起落架均为单轮,共15个位置信息,本身起落架收放系统机电控制信号量已经很大,而起落架收放过程中,必须保证起落架所有位置锁控制顺序优先于作动筒,如果这些位置锁顺序控制再加入整个起落架收放控制中,将使整个起落架收放控制流程复杂程度增加,机电处理信号能力和机械系统位置信号反馈能力都必须加大5倍(起落架作动筒和护板作动筒上位锁共5个)。系统复杂程度和重量会增加,设计安装制造以及维护的成本增加也不可估量,系统可靠性和维护性将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式起落架顺序控制作动装置,对起落架收放系统部分优化,集成液压正常收放起落架和氮气备份放起落架均能开启位置锁、起落架作动筒或护板作动筒放下必须先开位置锁等功能于一体,采用纯机械逻辑控制,对整个系统优化具有普适性,简单可靠且能减少生产制造维护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械式起落架顺序控制作动装置,该装置它包括:起落架作动筒、液压油锁、单向阀、开锁作动筒、电磁阀;
所述电磁阀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所述起落架作动筒分别与液压油锁、电磁阀的第一腔室连接;
液压油锁通过单向阀与电磁阀的第二腔室连接;
电磁阀的第一腔室和电磁阀的第二腔室都与开锁作动筒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普遍适用于与有位置锁的作动筒控制系统,优化了起落架收放控制系统的内部控制逻辑,保证复杂控制逻辑的前提下系统高度集成,减少系统成附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维护性。该机械式起落架顺序控制作动装置在某型飞机的起落架收放系统中应用,减少了机电系统参与控制程度,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机械式起落架顺序控制作动装置,该装置它包括:起落架作动筒1、液压油锁2、单向阀3、开锁作动筒4、电磁阀5;
所述电磁阀5分为第一腔室51和第二腔室52,
所述起落架作动筒1分别与液压油锁2、电磁阀5的第一腔室51连接;
液压油锁2通过单向阀3与电磁阀5的第二腔室52连接;
电磁阀5的第一腔室51和电磁阀5的第二腔室52都与开锁作动筒4相连接。
电磁阀从第二腔室供高压油时,高压油不能通过单向阀直接进入液压油锁而到达起落架作动筒放下腔,必须经过开锁作动筒油液放下腔,开锁作动筒活塞杆运动到位后,才能去液压油锁而进入起落架作动筒放下腔放下起落架。
电磁阀从第一腔室供高压油时,高压油同时到达开锁作动筒的收上腔和起落架作动筒的收上腔,起落架作动筒放下腔的回油经过液压油锁的后,直接通过单向阀从电磁阀第二腔室回油箱,保证收上时系统回油通畅。氮气应急放下起落架时,高压气体先经过开锁作动筒的第二驱动杆放下腔,活塞杆充分放下到位后,高压气体才充分经过液压油锁,放下起落架作动筒,同样保证了起落架放下的顺序控制逻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531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漂浮件、起落架和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
- 下一篇:海浪驱动自动升降水下机械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