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系统以及相应的乘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7566.1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6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泉;唐湘波;王军;赖吉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 | 分类号: | H01M10/61;H01M10/625;H01M10/6568;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熊贤卿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系统 以及 相应 乘用车 | ||
1.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其具有液冷和加热功能,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箱(8);
固定设置于所述电池箱(8)中的至少一个动力电池模块(9);
在所述电池箱(8)上设置有冷却进水口(70)和冷却出水口(60),其中,所述冷却进水口(70)连接一进水管(7),所述冷却出水口(60)连接一出水管(6);所述进水管(7)、设置于每一动力电池模块(9)中的管道、出水管(6)三者相连通形成液冷回路;
其中,每一动力电池模块(9)进一步包括:
多个电芯(1),所述多个电芯(1)均两两层叠设置,每一电芯(1)包括电芯本体(10)、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10)上的正极耳(11)和负极耳(12),相邻电芯(1)之间通过正极耳(11)与负极耳(12)实现串联或并联;
多个设置于相邻两个电芯本体(10)之间的导热片(4),所述每一导热片(4)与所述两个电芯本体(10)相贴合,且所述导热片(4)的两侧均伸出电芯本体(10)并具有弯折部(40);
加热板(3),抵靠于所述多个导热片(4)一侧的弯折部(40);
冷液板(5),抵靠于所述多个导热片(4)另一侧的弯折部(40),其内部设置有所述管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导热片(4)的伸出电芯本体(10)的两侧弯折成直角,所述加热板(3)抵靠于所述多个导热片(4)上侧的弯折部(40);所述冷液板(5)抵靠于所述多个导热片(4)下侧的弯折部(4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箱(8)中进一步设置有BMS主板(2),在每一动力电池模块(9)中进一步设置有至少一个BMS从板(21),所述BMS从板(21)设置于最外侧的电芯本体(10)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片(4)为金属合金片,其表面具有绝缘层。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片(4)的厚度处于0.1-2mm之间。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3)内含阻性发热材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3)上设置有外接电源接口(14),且所述加热板(3)中设置有温度保护开关。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最下侧的动力电池模块(9)与所述电池箱(8)内底面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架(15),所述支架(15)的高度处于5-20mm之间。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8)内设置有漏液传感器(100),所述漏液传感器(100)与所述BMS主板(2)电连接。
10.一种乘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乘用车具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75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打浆刀及打浆机
- 下一篇:一种带加热器的料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