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气消声器以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0244.3 | 申请日: | 2014-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0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朱帅;何延刚;张鹤;吴孟兵;黄进;杨德银;杨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06 | 分类号: | F01N1/06;F01N1/10;F01N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姜溯洲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气 消声器 以及 汽车 | ||
1.一种排气消声器,包括消声器本体、固接于所述消声器本体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上述三者形成空腔,和固接于所述第一端盖并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进气管,固接于所述第二端盖并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设有声波反射板,所述声波反射板与所述第一端盖之间设有第一隔板,所述声波反射板与所述第二端盖之间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声波反射板、第二隔板将所述空腔分隔为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三空腔和第四空腔,所述进气管穿过所述第一隔板延伸至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出气管穿过所述第二隔板延伸至所述第三空腔内,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三空腔设有连通的导流管,且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设有第一消声孔组,所述进气管、导流管、出气管设有第二消声孔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声孔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一孔组,和设于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二孔组,所述第一孔组包括16个φ10的孔,1个φ32的孔,所述第二孔组包括185个φ2的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消声孔组包括设于所述进气管外壁的第三孔组,设于所述导流管外壁的第四孔组,和设于所述出气管外壁的第五孔组,所述第三孔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空腔内且距离所述第一端盖20mm-36mm处的24个φ5的孔,所述第四孔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空腔内距离靠近所述第一端盖的导流管端部10mm-45mm处的48个φ3的孔,和设于所述第二空腔内距离所述导流管端部160mm-195mm处的45个φ3的孔,所述第五孔组包括设于所述第三空腔距离所述第二端盖110mm-150mm处的120个φ3.5的孔,和设于所述第四空腔内距离所述第二端盖18mm-36mm处的60个φ3的孔,上述各孔沿其各自所在管壁的周向均布。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声波反射板、第二隔板均设有排水槽。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套装于所述出气管且位于所述第四空腔内。
6.一种汽车,包括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消声器为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排气消声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024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风冷及水冷的冷却设备
- 下一篇: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