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断路器电弧电压特性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2589.0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4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李锡群;任志刚;彭振东;姜楠;朱红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宋国荣;邓忠红 |
地址: | 43006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路器 电弧 电压 特性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断路器电弧电压特性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保护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核心设备,而断路器分断过程中的电弧特性是影响断路器分断性能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短路大电流分断过程中的电弧电压特性,一般将预充电电容对电感放电产生的振荡电流作为试验所需的电流源。为了提高试验电流值,电容上的预充电电压一般会高达数千伏,并且当电流过零后,会有极高的反向电压加在断路器两端。因此会给电压测量设备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影响测量的可靠性。
在传统的试验方法中,为了解决电压测量问题,通过并联在断路器两端的分压器引出电压信号,并经过复杂的限压电路限压后再进入示波器。另外为了克服断路器分断时较长的机械延时,实现大电流下的电弧特性试验,电路中需要庞大的电容和电感。这一方面增加了试验回路的复杂程度,另一方面会因所选的分压器电压等级较高而使测得的电弧电压精度很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需要通过并联在断路器两端的分压器引出电压信号,并经过复杂的限压电路限压后再进入示波器;并且需要庞大的电容和电感,一方面增加了试验回路的复杂程度,另一方面会因所选的分压器电压等级较高而使测得的电弧电压精度很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主电流源采用较小的电容和电感,即可实现大电流时的电弧电压特性试验;从而降低了对试验回路的要求,简化了试验回路的结构,使得试验回路容易实现;并能显著提高电弧电压的测量精度的一种断路器电弧电压特性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断路器电弧电压特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电流源:用以提供分断过程中所需的试验电流;
一辅助电流源:用于触头分断时引弧,便于调整主电流投入时刻;
一辅助电压测试电路;用于试验过程中保护低压测量设备免受过电压损坏,实现电弧电压精确可靠的测量;
所述主电流源、辅助电流源、和辅助电压测试电路之间通过并联方式连接;辅助电压测试电路和辅助电流源并联在被测试断路器两端。
作为优选,所述主电流源包括依次串联的电容C、二极管D、真空触发开关S和电感L;真空触发开关S开通时,电容C通过电感L放电产生脉冲大电流。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电流源采用低压恒流电源EPS;所述低压恒流电源EPS并联在被测试断路器两端。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主电流源采用较小的电容和电感,即可实现大电流时的电弧电压特性试验; 2、降低了对试验回路的要求,简化了试验回路的结构,使得试验回路容易实现;3、电弧电压直接通过示波器低压探头进行测量,能显著提高电弧电压的测量精度;4、辅助恒流源的引入,可按需要在不同的触头开距位置投入主电流源电流进行试验。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试验回路;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压波形整定试验波形;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弧电压特性试验波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试验装置: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电弧电压特性试验,该试验回路包括主电流源1、辅助电流源2、被试断路器3和辅助电压测试电路4;其中主电流源、辅助电流源、被试断路器和辅助电压测试电路之间通过并联方式连接;被试断路器负极接地。
主电流源用以提供分断过程中所需的试验电流,作为示例,主电流源由电容C、二极管D、真空触发开关S和电感L串联构成,真空触发开关S开通时,电容C通过电感L放电产生脉冲大电流;
辅助电流源,用于触头分断时引弧,便于调整主电流投入时刻,作为示例,辅助电流源电路采用低压恒流电源EPS;
辅助电压测试电路,用于试验过程中在断路器两端出现高电压时对低压测量设备的保护,作为示例,辅助电压测试电路由二极管D1和低压真空间隙TVS并联构成,试验过程中较大的反向电压通过D1或TVS导通,因此被试断路器两端不会有高压存在,电压信号可直接通过低压探头引出。
本实用新型断路器电弧电压特性试验方法的试验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25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的电量计量系统
- 下一篇:绝缘隔板表面工频耐压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