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注塑的异型铜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2078.9 | 申请日: | 201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4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一名精密铜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5 | 分类号: | H01L23/495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4183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惠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注塑 异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异型铜带,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注塑的异型铜带。
背景技术
异型铜合金带材通常由Cu-Fe-P合金组成,带的断面由薄、厚二种规格形成,薄料为引线,它主要用于封装半导体分立器件中功率管引线框架及LED引线框架和电子接插件,其产品对外观、材料、尺寸精度、带材板型、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及性能一致性要求非常高。
众所周知,异型铜带坯料的后续加工包括多道次的精轧压延成型和注塑包封,传统的异型铜带包括扁平形的主带体,所述主带体一面的中部设置有至少一道纵向凸台,所述纵向凸台的外侧形成薄边,这种结构的异型铜带在后期注塑包封时,薄边与纵向凸台的相接处角度较大,不利用塑封料的流动,造成注塑时间较长,产能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注塑的异型铜带,其具有便于注塑时塑封料迅速完成包封和产能高的特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异型铜带存在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注塑的异型铜带,其包括扁薄形的主带体,所述主带体一面的中部设置有至少一道纵向凸台,且所述主带体上于纵向凸台的外侧形成薄边,其中,所述薄边与纵向凸台的相接处具有一斜坡面,所述斜坡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20°~40°之间。
特别地,所述主带体一面的中部设置有一道纵向凸台。
特别地,所述主带体一面的中部平行间隔设置有两道纵向凸台。
特别地,所述斜坡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
特别地,所述的纵向凸台的宽度为25~35mm,厚度为0.7~1.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便于注塑的异型铜带的薄边与纵向凸台的相接处具有一与水平方向夹角在20°~40°之间的斜坡面,注塑时,通过该斜坡面能使塑封料迅速完成包封,注塑时间控制在45秒左右,缩短了注塑时间,提高了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便于注塑的异型铜带的截面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主带体;2、纵向凸台;3、薄边;4、斜坡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便于注塑的异型铜带的截面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本实施例中,一种便于注塑的异型铜带包括扁薄形的主带体1,所述主带体1一面的中部平行间隔设置有两道纵向凸台2,所述主带体1上于纵向凸台2的外侧为薄边3,所述的纵向凸台的宽度为25~35mm,厚度为0.7~1.2mm,所述薄边3与纵向凸台2的相接处具有一斜坡面4,所述斜坡面4与水平方向的夹角B=30°。
上述斜坡面4的设置在进行注塑时,对塑封料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便于塑封料迅速完成包封,注塑时间控制在45秒左右,缩短了注塑时间,提高了产能。
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一名精密铜带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一名精密铜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20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墨印刷设备
- 下一篇:线材及类似材料的热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