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电机制动环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0131.1 | 申请日: | 201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1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骆林;贺昕;罗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00 | 分类号: | F16D65/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韩洋;熊晓果 |
地址: | 618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电机 制动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动环支架,具体涉及一种高速电机制动环支架。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电机中,特别是在高速电机中,电机转子高速的转动,制动机构是和风扇都是必不可少的部件,在目前的电机中,制动机构通常是在制动架上设置制动环,通过制动环来对转子制动,而风扇则是单独设置在电机内部。这种布置方式的电机,由于内部部件多而且部件之间的布置不够紧凑,导致电机的体积大,重量重,对电机的生产和移运都带来了困难。
所以,目前亟需一种内部部件简单,部件之间布置紧凑,体积小,重量轻的电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电机中,由于制动机构和风扇机构独立设置,布置不紧凑而导致电机体积大,重量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风扇功能的制动环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高速电机制动环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磁轭压片,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磁轭压片之间间隔设置有若干叶片,所述叶片分别与所述支架本体和所述磁轭压片固定连接。安装时,支架本体通过磁轭压片固定设置在磁轭上,支架本体上布置制动环,在工作时,支架本体和磁轭压片随转子高速旋转,叶片在起连接支架本体和磁轭压片的同时,也带动气流转动,进而实现了风扇的功能,从而使得,电机内制动机构与风扇机构被统一在一起,结构简单并且布局紧凑,减小了电机的体积和重量,方便了电机的生产、安装以及搬移和运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架本体呈圆环状,所述叶片沿所述支架本体的径向布置。提高了叶片带动气流的能力,进而提高了电机内的通风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架本体外缘朝背离所述叶片的方向凸起形成凸缘。制动环安装在支架本体上,随转子高速转动,制动环的外侧与凸缘相配合,从而稳固了制动环与支架本体的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叶片与所述支架本体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将支架本体和叶片焊接在一起,使得支架本体与叶片之间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叶片与所述磁轭压片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使得支架磁轭压片与叶片之间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架本体上设置有制动环安装孔。制动环通过制动环安装孔可拆卸的设置在支架本体上,给安装和拆卸都带来了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磁轭压片上设置有磁轭安装孔。通过磁轭安装孔将磁轭和磁轭压片设置为可拆卸的连接,也进一步的方便了安装和拆卸。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制动机构与风扇机构被统一在一起,结构简单并且布局紧凑,减小了电机的体积和重量,方便了电机的生产、安装以及搬移和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视图,
图中标记:1-支架本体,2-磁轭压片,3-叶片,4-磁轭,5-制动环,6-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的高速电机制动环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和磁轭压片2,所述支架本体1与所述磁轭压片2之间间隔设置有若干叶片3,所述叶片3分别与所述支架本体1和所述磁轭压片2固定连接。安装时,支架本体1通过磁轭压片2固定设置在磁轭4上,支架本体1上布置制动环5,在工作时,支架本体1和磁轭压片2随转子高速旋转,叶片3在起连接支架本体1和磁轭压片2的同时,也带动气流转动,进而实现了风扇的功能,从而使得,电机内制动机构与风扇机构被统一在一起,结构简单并且布局紧凑,减小了电机的体积和重量,方便了电机的生产、安装以及搬移和运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架本体1呈圆环状,所述叶片3沿所述支架本体1的径向布置。提高了叶片3带动气流的能力,进而提高了电机内的通风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架本体1外缘朝背离所述叶片3的方向凸起形成凸缘6。制动环5安装在支架本体1上,随转子高速转动,制动环5的外侧与凸缘6相配合,从而稳固了制动环5与支架本体1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01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