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工艺的NP型单光子雪崩二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46149.1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10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金湘亮;杨红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1/107 | 分类号: | H01L31/107;H01L31/03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5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mos 图像传感器 工艺 np 光子 雪崩 二极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工艺的NP型单光子雪崩二极管的结构。
背景技术
单光子探测是一种极微弱光的探测方法,被广泛应用在天文学、生物化学和医学诊断等领域中。由于单个光子的能量极低,用通常的检测方法很难直接把这种微弱的信号提取出来。要想观测到物质吸收单个光子后所引起的变化,必须存在相关的放大机制。利用光电效应原理,可以采用基于光电倍增管(PMT)和雪崩光电二极管的单光子探测器。
早期的单光子探测采用光电倍增管的方法。PMT作为单光子探测器具有高增益、光敏面大和暗计数低的优点,但是它需要工作在高电压下(通常在800到1500V之间),不能与信号处理电路进行集成,且容易受到磁场的影响。
雪崩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建立在内光电效应基础上的光电器件。雪崩光电二极管工作在反向偏压下,反向偏压越高,耗尽层中的电场强度也就越大。在单光子探测中,APD工作在盖革模式下,反向偏置电压大于其雪崩击穿电压,因此它也被称为盖革模式雪崩光电二极管或者单光子雪崩二极管(SPAD)。SPAD具有单光子探测灵敏度、皮秒量级响应速度、增益系数高、对电离辐射和磁场不敏感、工作电压低、暗电流低、体积小、功耗低、过剩噪声小、结构紧凑、集成化高等优点,在光场探测、光子学、激光测距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关注。
对于CMOS SPAD器件说,它主要有两种结构:一种是PN型,另一种是NP型。PN型SPAD是在P型衬底上制作N阱,然后在N阱里制作重掺杂P型区,由N阱和P+构成PN结,形成倍增区。NP型的SPAD是在P型衬底上注入N阱,由P型衬底和N阱构成PN结,形成倍增区。对于PN型的SPAD,短波长的光触发雪崩的概率要大,长波长的光触发雪崩的概率要小,因此PN型SPAD对蓝光比较敏感;同时,SiO2与Si界面的缺陷捕获电子而产生空穴,即使在外加反向偏置电压的情况下,这些空穴不会进入倍增区而触发雪崩。而NP型SPAD对绿光比较敏感;NP型SPAD可以使用重掺杂N区域和P衬底构成,其耗尽层相对较宽,可以获得较大的探测效率;但是由于SiO2与Si界面的缺陷会捕获电子,从而在界面产生空穴,这些空穴在外加反向偏压的作用下向P型区域运动;当反偏电压大于击穿电压时,运动的空穴会触发雪崩,从而使器件的暗计数增大。基于标准CMOS工艺研究单光子光电探测器件方面已经开展了很多的工作。传统的CMOS单光子雪崩二极管使用P+/Nwell结来实现,NP型单光子雪崩二极管的应用由于较差的噪声特性而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工艺的NP型单光子雪崩二极管(SPAD),其基本结构包括:P型硅衬底(100)上方设有深N阱(200);P阱(301)形成于深N阱(200)上方并与深N阱(200)接触;P阱(301)的周围设有轻掺杂的保护环(401,402);N+区域(601,602)形成于P阱(301)上方,并与轻掺杂的保护环(401,402)有一定的重叠;N+区域(601,602)和轻掺杂的保护环(401,402)的上方设有重掺杂的P型区域(801,802,803),覆盖了除阴极接触和阳极接触以外的整个(601,602)和(401,402)的表面;轻掺杂的保护环(401,402)周围设有P阱(302,303),P阱区域(302,303)通过P+区域(502,503)引出衬底电极;重掺杂的P型区域(801,802,803)与P阱(302,303)连起来,具有相同的电势;P+区域(502,503)与重掺杂的P型区域(801,802,803)之间设置有浅结隔离STI(702,703);STI(702,703)与重掺杂的P型区域(801,802,803)之间设有一定的距离。N+区域(601,602)的底部与P阱(301)的顶部之间形成PN结(11),并通过N+区域(601)和P+区域(501)引出阴极电极和阳极电极。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单光子雪崩二极管,结构简单,在盖革模式下发生雪崩击穿,可以实现单光子的探测。
2)本发明的单光子雪崩二极管沿结深方向有四个PN结,通过加合适的偏置电压,使结(11)工作在盖革模式,其他三个PN结都处于反向偏置状态,可以提高器件的时间分辨率;若使结(12)工作在盖革模式,则可以增强器件对蓝光的响应。
3)本发明的单光子雪崩二极管,通过在N+区域表面制作重掺杂的P型区域,可以减小NP型SPAD器件的界面缺陷引起的暗计数,改善器件的噪声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61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制作工艺
- 下一篇:包括鳍结构的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